
“九州”一词最早出自古代文献《禹贡》,传说为大禹所作,目的是用来标定九州地理物产。根据各地的水文、物产、人文特点等,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尚书·禹贡》中记载的九州为冀、豫、雍、扬、兖、徐、梁、青、荆。《尔雅·释地》中的记载,没有青、梁,而有幽、营。
《汉书·天文志》之“星宿分野说”中记载的九州为: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虚、危,青州;营室、东壁,并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觜觿、参、益州;东井、舆鬼,雍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
出自先秦时期《尚书,禹贡》,是中国古代人民对自己民族地域概念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