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之火指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的中心工作完成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辟了新的道路。说明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小,敌人很强大,革命的道路还很长。也说明中共开始走向成熟,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星星之火是一个成语,最早出现于先秦诸子《尚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汝众自作不靖,非予有咎。”这里包含这样一个故事:
三千多年以前,中国还是奴隶制社会的商朝。商朝的国都在古黄河下游的北岸,常常遭受水灾。盘庚是商汤的第十世孙,他为避免水患,复兴商朝,率领臣民迁往殷(今河南安阳)。此举遭到了各方面的反对,盘庚先后三次告喻臣民。这是自商汤王以来的第五次迁都了,每迁都一次,都要消耗大量的资财,人民更是深受其害。所以这次的迁都决定遭到了奴隶主贵族和奴隶们的普遍反对,引起了社会的动荡。
为了控制局势,盘庚先后几次分别对奴隶主贵族和奴隶们训话。有一回,他把一些大臣们召集到王宫,训斥他们说:“你们有话为什么不先给我说,却在底下散布流言来动摇人心?你们要知道,民众的不满情绪是很容易滋生的,就象烈火在原野上燃烧起来一样,连接近都不可能,怎么能扑灭呢?”他指责这些大臣们说:“这都是你们这些人引起来的。不愿迁都,引起了社会的不安宁,绝不是我的过错。”后来,盘庚还是把国都迁到了殷,并在那里安居下来。盘庚迁都是商朝历史上的最后一次迁都,而历史证明,盘庚迁都的选择是正确的,其后300年商朝再未迁都,直至纣亡。
这个成语寓意是:星火虽然微小,却能燃烧整个原野。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业,每一个人的事业都是从零开始、由小到大,一步步往前发展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任何事物,只要持之以恒,哪怕是最微小、最不起眼的积累,都会带来质的飞跃,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