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剧起源于清朝末年,由“落地唱书”发展而来,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等,第一次称越剧,是1925年在小世界遊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
越剧起源于清末。
起源于浙江嵊州(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历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1938年始,多数戏班、剧团称“越剧”。新中国成立后才统一称“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