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公文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公文的三个特点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11-10 18:18:13

公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

语言是构成公文文章的第一要素,公文有着与其他文种不同的语言特点,即准确,庄重,平实,简明。

准确是公文语言的第一要素,也是公文语言最起码的要求。作为公文,应当如实快速的反映公务活动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句子由词汇组成,需要行文者精选主语谓语宾语等中心词。由于同义词有词义轻重、意义褒贬、语体风格、范围大小、程度深浅等诸多细微区别,在公文写作中就要求作者有辨析同义词差别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行文者慎用模糊语。当然,当我们遇到公文要反映本身就具有模糊特点的事物时,或者是一些无法用准确的事实和数据来表达的情况下,谨慎地使用一些模糊语言,非但不会降低公文的准确性,反而会十分得体地反映客观情况。

庄重,即在公文写作中书面语为先。公文主要应用于公务中,一般不提倡使用口语或者方言,更不能随意使用网络用语等不规范表达。

平实,即语言朴素。作为应用文体的一种,公文具备应用文的一般属性,有叙述、议论和说明三种表达方式,并以说明为主,一般不宜使用描写、抒情和夸张。在正文的陈述中,也需要行文者具体而明白的说理,不说大话、套话、空话。

简明,即语言简明扼要。为保证公务活动的效率,公文语言一般要求言而有物,一般来说,反映在篇幅上就是简短,反映在词语上就是简洁明快,以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大容量的内容。

公文语言的特点: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即:用语准确、表述平实、文字简约、风格庄重。

一、用语准确

就是指公文必须力求是最恰当、最精确的词语,准确地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情况、变化,确切地表达领导的意图、要求。

二、表述平实

公文用语提倡质朴无华、开门见山、平易自然、通俗易懂。这种语言特点是由公文的实用目的所决定的。文学作品一般注重文彩,着重以“情”感人;而公文的主要作用在于说“理”,着重以“理”服人。因此,公文的遣词造句不需要刻意追求辞藻,无需玩弄文字技巧。在表达上要求直陈其事、意在言内。一般使用限制性的定语和状语较多,使用修辞性的定语和状语较少。公文的主要表述方式是叙述、说明,加上少量的议论,一般不用描写、抒情、比喻和象征的笔法。

三、文字简约

公文用语要简洁明快,精炼不繁,力求以较少的文字表达较丰富的内容,做到以少胜多,以简代繁,言简而意赅。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