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出自于《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组织9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晋。东晋王朝派谢安为大将,谢玄为先锋,带领8万精兵迎战。为了以少胜多,谢玄施出计谋使秦军后退,谢玄见敌军溃退,指挥部下快速渡河杀敌。
秦军在溃退途中,丢弃了兵器和盔甲,一片混乱,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
那些侥幸逃脱晋军追击的士兵,一路上听到呼呼的风声和鹤的鸣叫声,都以为晋军又追来了,于是不顾白天黑夜,拼命地奔逃。
就这样,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重大胜利。这就是“风声鹤唳”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