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李子”文字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大雅》“不僭不贼,鲜不为则。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成语“投桃报李”就出自这里。虽然在当时无论是桃还是李都还是野生,但祖先们已经知道它们可食用,而且还是挺好的东西,不然怎么会把它们当礼物送人呢!
从这句诗词中,我们还发现当时的李子尽管珍贵,但并不是奇珍异品,一般的老百姓在生活中是可以得到的,而且那时的野李子分布比较广泛。这一点在《山海经》中能找出依据:“边春之山、岐山、孟子之山、灵山、卑山,其上多桃、李。”这么多的山区都生长着李子,可见李子在当时非常普遍。
在读到《诗经·国风》中这样一句歌词时,我甚至怀疑我们的祖先可能已经把深山老林的野李子树移栽到自己的房前屋后,或是田坎坡地间。歌词道:“丘中有李,彼留之子。彼留之子,贻我佩玖。”
大家想象一下,一对热恋中的年轻人,在李子林里卿卿我我,赠送定情之物,他们能跑到人迹罕至的大山里去吗?这里的李子林也许就是女孩的父母在家背后山坡上种植的野李子,男孩子偷偷地相约女孩在李子林下。不管怎么说,至少在3600多年前,大量野李子树生长在中国中原的土地上,结出的野果子也出现在寻常百姓的家里。
李子是蔷薇科李属植物,别名嘉庆子、布林、玉皇李、山李子。
李子圆润饱满,玲珑剔透,口味甘甜,是人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李,原产于中国。在殷墟出土的三千年前的甲骨文中已有“李”字,可见在商周时代,李就已经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