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洗澡、穿衣、如厕等基本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
活动能力:包括行走、坐立、站立、步行速度、上下楼梯等方面的能力。
认知功能:包括知觉、语言、记忆、思维等方面的认知功能。
情感功能:包括情绪、社交、自我控制等方面的情感功能。
沟通能力:包括口头和非口头沟通方面的能力。
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包括进食、洗澡、穿衣、如厕、行走、坐立、站立、步行速度、上下楼梯等方面的能力。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失能参保人员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进行评估,包括意识水平、认知功能、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方面。
其他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因素对失能等级的影响。
ICF由世界卫生组织在2001年5月22日第54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命名并在国际上使用的分类标准。
该分类系统提供了能统一和标准的反映所有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功能和失能的状态分类,作为一个重要的健康指标,广泛应用于卫生保健、预防、人口调查、保险、社会安全、劳动、教育、经济、社会政策、一般法律的制定等方面。
具体而言,ICF可以应用于: ①统计工具:用于数据采集和编码(人口研究,残疾人管理系统等)
; ②研究工具:测量健康状态的结果,生活质量或环境因素; ③临床工具:用于评定,如职业评定、康复效果评定; ④制定社会政策工具:用于制定社会、保障计划、保险赔偿系统及制定与实施政策; ⑤教育工具:用于教学需求评估、课程设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