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星系与星系之间是什么(宇宙最大的10个星系)

星系与星系之间是什么(宇宙最大的10个星系)

更新时间:2025-11-17 06:17:00

星系与星系之间是什么

这里我们所说的是星系际空间,需要和上文的星际空间区分开来。星系际空间指的就是星系之间的物理空间,这一区域非常接近于真空状态,但也有物质存在,因而并非完全的真空。对星系大尺度分布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的一部分空间区域有着类似泡沫状的结构,星系团和星系群沿着占据总空间约十分之一的丝状结构排列(这被称为宇宙纤维状结构)。

其余的部分区域都形成了巨大的空洞,这些区域大部分都是没有星系的。通常,这些空洞区域的跨越距离约为(10–40)h的−1 次方百万秒差距(Mpc),其中h是以100 km s^−1 Mpc^−1为单位的哈勃常数。

围绕着星系并延伸到星系之间,有一层稀薄的等离子体,它们拥有着星系丝状结构的组织(这就是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这种物质被称为星系际介质(IGM)。IGM的密度是宇宙平均密度的10-100倍,它们主要由被电离化的氢组成,即由等量的电子和质子组成的等离子体。

当气体从空洞中落入星系际介质时,它的温度会被加热到10^5 K到10^7 K之间,这样的温度足以让原子间的碰撞能量使束缚在原子中的电子从氢原子核中逃逸出去;这就是星系际介质被电离的原因。在这些温度下的星系际介质被称为温热的星系际介质(WHIM)。(虽然按照地球的标准,这些等离子体的温度是非常高的,但在天体物理学中,10^5K通常被认为是“温暖的”温度)。

计算机模拟和观测表明,宇宙中有一半以上的原子物质可能存在于这种温热、稀薄的状态。当气体从WHIM的纤维结构落到星系团的宇宙纤维结构的界面时,它的温度会升得更高,甚至被加热10`8K到更高。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