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产卵完成后的虚弱状态。清明后,鲫鱼已经完成了产卵,处于虚弱状态,会游向深水区恢复体力,使得这个时期钓鱼的成功率较低1。
2.春夏交替时的温度变化。清明时节正处于春夏交替阶段,温度变化大,导致水中温度变化过大,鲫鱼难以适应,出现浮头现象,减弱了觅食欲望。
3.昼夜温差大。昼夜温差过大影响了鲫鱼的觅食欲望,使得它们不那么活跃。
4.小杂鱼活跃。清明后,随着温度上升,小杂鱼达到疯狂觅食状态,与鲫鱼争夺食物,减少了鲫鱼的觅食机会。
5.气候变化无常。梅雨季或倒春寒等气候多变情况,导致鱼类行为混乱,难以预测。
6.水位下降。晚春时期,农民灌溉用水导致水位下降,打乱了鱼类的生活规律,影响了鲫鱼的栖息环境。
7.鱼类生理原因。清明前后是鱼类摆籽的周期,摆籽的鱼不会进食,这是鱼的生理原因,导致清明后一段时间内鱼类没有进食欲望。
8.钓点选择不当。钓点附近水位的变化或钓点的选择不当,都会影响钓鱼的成功率。
9.天气变化。天气变化导致水温不稳定,影响鱼类活动。
10.水体溶氧量下降。气温升高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影响鱼类活跃度和觅食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