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定!五言律诗的仄平韵律并不是拘泥于一种格律,如杜甫的五言律诗【望岳】一诗中的首句“岱宗夫如何”的仄平韵律就是“仄平平仄平”;而尾句“一览众山小”的仄平韵律则是“仄仄仄平平”。所以,在古代的律诗中,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都不乏有入律和出律的前例。所以只要掌握住仄起平收和抑扬顿挫的原则,不一定都那么严格。
(1)仄起仄收式: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字外加圈表示可平可仄。)
秋夜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国、木、别、月、白、欲、不”都是入声字)
(2)仄起平收式。和仄起仄收式相比,仅首句改为“ 仄 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平起仄收式: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平起平收式。和平起仄收式相比,仅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平平仄仄平,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 平平仄仄, 仄 仄仄平平。
仄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送赵都督赴代州
王维
天官动将星,汉地柳条青。
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
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皓月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