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的薄布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棉布、麻布、丝绸、毛织物等。其中,棉布是最常见的薄布,具有轻便、透气、吸湿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衣服、床上用品等领域。
而麻布则由天然麻制成,具有坚韧、透气、吸汗、不易皱缩等优点,常用于制作过夏季衣物和家居用品。
丝绸则是由蚕丝纤维制成的轻柔材料,质地柔软舒适,透气性强,因此常用于夏季服装和睡衣。
毛织物则是由动物毛发纤维制成,保暖性强,常用于冬季服装、被子等制品。总之,薄布种类丰富,各具特点,人们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世界上最轻最薄的衣服,素纱襌衣(仅重48克) 素纱襌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最薄的衣服。鱼1972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发掘出的一件文物,是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的作品,为国家一级文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素纱襌(念dan)衣,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重48克的禅衣,长1.6米,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米,如果除去领口和袖口较厚重的缘边,重量仅半两多。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出于二千多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这件纱衣应属于辛追。辛追生活在22个世纪之前的汉代,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
这件素纱禅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中,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襌衣。纱,是我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为40根至50根纱。密度稀疏,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因而质地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都不夸张。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素纱襌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每9000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襌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现在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它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的骄傲。
二、唐朝关于素纱襌衣的传说
相传唐代的时候,有个阿拉伯商人在广州拜见一位官员。他突然发现这位官员身上有一颗黑痣居然透过薄薄的衣服显露了出来。正当他目瞪口呆的时候,官员问他:“您为何盯着我的胸口呢?”阿拉伯商人忙回答:“哦,我在惊奇为什么透过双层衣服还能看见您胸口的一颗黑痣。”官员听后大笑了起来,拉开衣服让商人看个仔细。原来他穿的衣服不止两层,而是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