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矮行星也叫“侏儒行星”,是对太阳系中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的一个新的分类。它是指:体积介于大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太阳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就目前来说,符合矮行星定义,或已经被认定的矮行星有6颗,分别是:冥王星(Pluto)、卡戎星(Charon)、阋神星(Eris)、谷神星(1 Ceres)、鸟神星(Makemake)、妊神星(Haumea)。
其中,卡戎星原来一直被认为是冥王星的卫星,现在认为它与冥王星共同组成一对双行星。
除了谷神星外,其它的矮行星轨道大部分在冥王星和卡戎星轨道以外,距离太阳极为遥远。谷神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候选的矮行星还有几颗,但直到目前还没有得到确认。主要一是其质量(或其半径)还不明确;二是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它们是圆球形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