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很多。例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讲述了吴越相邻两国在战争中,越王勾践在战败中被俘后,受尽羞辱却伪装成忠心顺从的样子,迷惑吴王,最终发奋图强灭掉吴王称霸的故事。
还有废寝忘食形容努力读书,忘记了吃饭,睡觉。
还有悬粱刺股,为了读书时怕睡着了,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流到脚跟,形容学习刻苦。
典故∶
来源于《周易》的: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两句意思: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扩展资料∶
民国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
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