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PR定价基准利率和固定利率的区别如下:
性质不同:LPR是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基础利率的一种;基础利率是金融市场的参照利率。
作用不同:LPR的作用是指导信贷市场产品定价;基础利率的作用是帮助形成利率市场化机制。
特点不同:LPR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基础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固定利率是在央行定的基础利率上进行上浮或者下降,而LPR利率是LPR基点;固定利率是央行根据经济情况定的利率,LPR利率是由18家银行共同进行报价取的平均值;固定利率是央行定的利率,LPR利率分为1年期和5年期2种。
LPR(Loan Prime Rate,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中国央行推出的新型贷款利率定价工具,其通过市场化方式形成,反映商业银行在贷款市场上的真实融资成本。而固定利率是银行向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利率,根据借款协议约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区别如下:
1. 定价方式不同:LPR是市场化定价,主要受市场供求影响,而固定利率是根据借款协议约定的固定利率。
2. 调整频率不同:LPR调整频率较高,根据市场需求和央行政策变化可能每月、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调整,而固定利率在约定期限内保持不变。
3. 利率浮动方式不同:LPR利率根据市场变化浮动,可能上涨或下跌,而固定利率在协议期内保持固定不变。
4. 引用标准不同:LPR是以贷款市场利率为基础形成的,而固定利率可能是银行内部自行设定的利率或与市场利率挂钩的。
需要注意的是,固定利率与LPR并不完全是对立的关系,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可以根据借款人的需求和信用情况选择LPR或固定利率来进行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