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芦包浆一共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浸泡、沸煮和晾干。
首先是浸泡阶段,将采摘的葫芦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收水分,软化葫芦皮。
然后是沸煮阶段,将葫芦放入热水中煮沸,使浆液渗透到葫芦皮内部。
最后是晾干阶段,将浸泡好的葫芦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干,使葫芦干燥成坚硬的包浆。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以保证包浆的质量和均匀度。
葫芦包浆主要有四个阶段,分别是上色、挂瓷、润滑和通透。以下是各阶段的具体介绍:
上色:葫芦在把玩过程中,手上的汗液会渗透葫芦表皮,与葫芦中的花青素发生持续反应,使葫芦的颜色逐渐变红。
挂瓷:把玩一段时间后,葫芦表面的包浆层会逐渐凝固,看上去有发亮的感觉,说明葫芦已经挂瓷了。
润滑:继续把玩葫芦,原本发涩、粘手的感觉会逐渐消退,表面会越来越平滑。这时候包浆层持续固化加重,葫芦周身都会变亮。
通透:这是一个让包浆逐渐变为透明的阶段,包浆后的葫芦经过不断的盘玩,会由内而外的晶莹剔透,质感细腻就像玉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在把玩葫芦时,应尽量保持手部清洁,避免葫芦表面沾染污垢或灰尘,以免影响包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