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隋朝灭亡的直接沿运河根本原因

隋朝灭亡的直接沿运河根本原因

更新时间:2023-06-09 06:58:24

隋朝灭亡的直接沿运河根本原因

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炀帝暴政和农民大起义,而不是开通大运河和部将反叛。隋末农民起义间接推翻隋的统治。炀帝的政治抱负太大,他太想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功业,所以他连年征战和大兴土木,使隋朝的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导致人民起义,最终导致灭亡。主要有三条:

1.大兴土木,开凿运河,营建东都,南巡江都. 2.三征高丽,劳而无功,耗尽民力国力. 3.人民起义

隋朝灭亡的原因

1、由于长安地处偏西,粮食供应困难。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派杨素、宇文恺等人在洛阳兴建东京,以掌控中原与江南经济,由于每月要役使民丁两百万人,隋炀帝又注重洛阳都城的完善奢华,因此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开凿通济渠的同时,带后宫、诸王、卫队等大量人群沿运河巡视南方,沿途之上,花费许多资金,征调许多人民。

3、大业三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巡视北方时,征调北方人民经太行山开凿驰道直到并州(今山西太原),并向附属的突厥启民可汗要求突厥民众协助开凿驰道。

4、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出巡榆林动员壮丁百余万人,从榆林到紫河(今内蒙古、山西一带)筑造长城以保护突厥启民可汗。

5、隋炀帝在位时有志于开疆辟土。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征服林邑(今越南中南部);同年征服契丹;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收复琉球;大业四年(公元608年)震服伊吾;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征服吐谷浑。

6、大业八年(公元612年)、大业九年(公元613年)与大业十年(公元614年),隋炀帝对高句丽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其中第一次东征高句丽遭受了惨败,浪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加重人民负担,导致日后隋末民变的发生。

7、隋炀帝好大喜功,急功好利,多次发动战争劳民耗材,最终引起隋末危机,导致隋朝灭亡。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