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汉语的补语有哪些类 举例说明

汉语的补语有哪些类 举例说明

更新时间:2023-06-24 01:44:14

汉语的补语有哪些类 举例说明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例如:照〈亮〉、走〈近〉、抬〈高〉、睁〈大〉、晒〈干〉、安排〈好〉、弄〈明白〉、洗〈干净〉、说〈清楚〉

2、程度补语。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例如:好得〈很〉、热得〈厉害〉、美〈极〉了、暖和〈多〉了、难看〈死〉了、坏〈透〉了、快〈一些〉、闹得〈慌〉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例如:江面照得〈通红〉、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尤其绿得〈可爱〉、他跑得〈满头大汗〉

鸟儿飞得〈很高〉、大家想得〈很透彻〉、我们走得〈累死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例如:

打〈开〉、飞〈出〉、走〈进去〉、跳〈下来〉、爬〈上去〉、拿〈出去〉、扔〈过来〉、送〈回去〉

5、数量补语。包括两种:一种是动量补语,用表动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例如:敲了〈三下〉、去了〈五次〉、读上〈几遍〉

另一种是时量补语,用表时量的量词短语充当,用来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也就是时量、时段,例如:住了〈两年〉、好了〈三天〉、躺了〈一阵子〉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终止地点。例如:生〈于1959年〉、站〈在门口〉、走〈向森林〉

7.可能补语。可能补语是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的补语,它只表可能性,多数是尚未实现的事情。可能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或表示动作结果能否实现。例如:这东西吃〈得〉吃〈不得〉?这个人你们惹〈不得〉。这数啊,得细心算,大意〈不得〉。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进“得、不”(轻声),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例如:喝醉——喝得醉、喝不醉 听懂——听得懂、听不懂

打开——打得开、打不开 抬出来——抬得出来、抬不出来

 0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