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刚喂下的肉鸡需要做那些有利于生长的工作

刚喂下的肉鸡需要做那些有利于生长的工作

更新时间:2023-12-15 12:03:49

刚喂下的肉鸡需要做那些有利于生长的工作

一、进雏管理

1、上鸡谨慎。雏鸡到场卸车后,将鸡盒均匀放置在鸡笼前,安排专人先打开盒盖(尤其是夏季),其他工人迅速放鸡,抱起鸡盒,一侧放在第二层笼的料槽上,另一侧用自己身体的胸腹部顶住,腾出双手,左手抓两只、右手抓三只,同时放入鸡笼,一次就能放五只,这样清点鸡数又快又准确。

2、环境适合。入雏前室温要达到30℃左右,入雏后室温逐渐升至33~35℃。笼养肉鸡一般在最上层育雏,以免因不同层之间的温差太大,给雏鸡带来无法避免的损失。每笼育雏27~30只,以后随着雏鸡逐渐长大,并结合免疫、称重等工作向下层分散。

3、做好开食。雏鸡进入育雏舍后,要尽早让雏鸡饮到与室温相同的凉开水。为此,水箱应提前加入凉开水,以便尽早预温,使水温和室内温度一致。雏鸡饮水开始可以先用塔式真空饮水器,3天后开始训练雏鸡用乳头式饮水器饮水,等雏鸡适应乳头式饮水器饮水后,将塔式饮水器撤除。育雏前3~5天,饮水中应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抗菌药物、黄芪多糖等。目

的是缓解应激,恢复体力,杀灭垂直传播疾病,同时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鸡只抗病能力。 笼养育雏时因所用的饮水器较多,每次加水工作量都较大,这样饲养员在加水时往往一次在饮水器中加许多水,有时雏鸡饮6~7小时还未喝完,此时虽然饮水器中有水,但已变得污浊不新鲜。因此应每2~3小时换1次水,在每次换水时将旧水倒掉并对饮水器进行清洗,饮水器每天刷洗消毒1次,保证鸡只有充足新鲜清洁的饮水。

4、做好开食。当雏鸡初饮后,雏鸡有寻食表现时就可开食。开食用料盘,将料盘加满饲料放置笼内。也可在笼内铺干净的硬纸、饲料袋或塑料布,在上面均匀地撒上若干堆饲料,供雏鸡开食,刚开始要少量多次,防止因一次投放的饲料过多被雏鸡弄脏,也能保持饲料的新鲜。开食良好的标志是:在入舍8小时后有80%的雏鸡嗉囊内有水和料,入舍24小时后有95%以上的雏鸡嗉囊丰满合适,否则以后很难生长得较理想。当所有雏鸡都吃上料后(约48小时),就可以换成小料桶给雏鸡正常喂料了。

二、饲喂管理

采用全价配合饲料,按日龄转换饲喂。雏鸡用料最好用营养丰富,易于啄食和消化的全价颗粒料。可以饲喂粗颗粒的粉料,但最好饲喂颗粒破碎料。但无论采用什么料,必须保证其颗粒粒度均匀,否则鸡只挑选适合自己的饲料就很难达到体重标准。

实践证明,采用破碎料饲喂的肉鸡,在生长速度、成活率上大大好于饲喂粉料的肉鸡。 育雏期间笼养肉鸡与网上平养和地面平养添料遵循的原则一致,采取人工添料,使用料盘而非料槽添料,育雏期间饲喂人工添料的次数为6~8次/天,做到少喂勤添,增加鸡的采食量。

肉鸡在育成期添料采用自动加料机的,以每天3次上料最为理想。采用人工添加饲料的,要注意添加均匀,并且要喂料及时,防止饥饿的鸡只因抢食而出现踩踏现象,每天下午饲养员要检查是否有已经吃空的料槽,应及时补料。 保证采食均衡。

雏鸡在2~3周由小料桶换为料槽时,往往是料槽中有料,但小料桶早就没有料了,因吃料槽中料的鸡只少,这部分雏鸡的采食量会高于其他鸡,1周后就会成为超重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料槽中应少加料,并且小料桶一旦没有料就应加,保证同时都有料,同时吃完料。

可以在每天下午料槽中90%的料已吃完时,就把料倒出到小料桶,一般过渡3~5天左右就可以用料槽饲喂。 按日龄转换饲喂,并做好饲料转换的过渡。雏鸡料换成小鸡料、小鸡料换成中鸡料、中鸡料换成大鸡料等都要实行换料过渡制度,不可突然更换饲料引起肉鸡的换料应激,影响肉鸡的正常生长。

技术人员应每天检查料槽的进食情况,剩料较多的,应及时判断是否有以下情况:乳头是否缺水,缺水应及时查明原因;笼内鸡只是否较少,较少的应及时补齐;是否有病号出现,有病鸡应及时挑出淘汰;是否采光不足,光照不足或不均匀的,要及时调整。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