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土字的故事和来源

土字的故事和来源

更新时间:2023-11-11 22:32:42

土字的故事和来源

土,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吐生万物——“土”、“地”二字趣释 “土”字甲骨文写作“”或“”、“”,金文的“土”为“”、“”。“”表示一堆土的形状,“一”指地面,两者合起来的意思是在地上的一堆土。古文的“土”字中的“一堆土”向左右延长成线形,逐渐变成今天的“土”字。

  “土”的小篆和今之“土”形体相同。《说文解字·土部》:“土,地之吐生物者也。象地之下,地之中。,物出形也。”具体地说:“二”中的第一横画指“地面”,第二横画代表“土壤”,一竖代表“植物”。土地能吐生万物。《释名·释地》:“土,吐也,能吐生万物也。”

  有的学者不同意上述解释。他们认为,甲骨文的“土”这个形体多为牡器符号,它有繁衍后代的作用。土地能吐生万物,也就是繁衍万物。但这种解释未免太牵强。

  古人非常敬重土,有了土地能从事农业生产,有了农业生产就有了衣食,所以人们把这种堆起来的土看成神,因而称为地母,并向它祭祀。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