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什么意思

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3-09-26 21:55:28

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 不可以为道.什么意思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意思是:道并不排斥人。如果有人实行道却排斥他人,那就不可以实行道了。

这句话出自战国时期子思所作的《中庸》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道”就是《中庸》中所指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至高道德,是天地、人伦之道。

道不远人意即此道并不排斥人,人可以通过正心诚意修炼而成此道,旨在鼓励人努力向道靠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伦理水平。孔子认为道并不脱离人们平实的生活,而是日用间人人皆能知能行并易知易行的道理,如果专务高远难行之事,那就不是“大道”了。

扩展资料

《中庸》出自《礼记》,原本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礼记》原名《小戴礼记》,又名《小戴记》,由汉宣帝时人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

《中庸》指出,“道不远人”,要在笃行不移。中庸之道广大而隐微,普通百姓只要由衷修行亦可有所成就,但深入修养,即使圣贤亦有所不能之处。道可大可小,大到天下装不下,小到不可分,既适合百姓所用,又适合圣贤所修。

道本为常人办常事所行常理,如脱离常理而求道,则为空道,则为不合实际之道。而修道之则就在常理常事之中。《中庸》引用《诗经·豳风·伐柯》诗句,说明用中庸的楷模就在心中,就在身边,可是学起来还差得远,这是很自然的事。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