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林黛玉出场描写原文(林黛玉出场的描写赏析)

林黛玉出场描写原文(林黛玉出场的描写赏析)

更新时间:2024-03-06 04:49:15

林黛玉出场描写原文

原文为: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

西子胜三分。

这句描述出自清代曹雪芹所著的《红楼梦》第三回。

林黛玉,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主要的人物,前世为离恨天上三生石畔一棵绛珠仙草,日见枯萎之时,得神瑛侍者取水灌溉,得天地灵气而修成人体,神瑛获罪下界,她也决定陪其到人间,以一世的眼泪还他灌溉之恩,转生后和神瑛侍者的后身贾宝玉发生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感情,最终心事成空,泪尽而夭。

林黛玉有能让“落花满地鸟惊飞”的美貌,比传统美女的沉鱼落雁更富有情韵。曹雪芹在西施、飞燕等古代美女基础上,赋予她“绛珠仙子”的神话,使她融古往今来之秀美,集仙界凡间之灵慧。林黛玉的气质和情态可以说集仙女的神韵、西施的病容,以及淑女的气派于一身。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

林黛玉这位“世外仙姝”的花容月貌,其实是集中国古典诗词于一身的。林黛玉的“还泪”,有宋词中“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外在情态,更有唐诗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内在情韵。情人眼里出西施,宝玉不止一次地把黛玉比作西子,小说中众口一词地认为黛玉的模样像“多病西施”,宝玉为黛玉取字“颦颦”,宝钗也常叫她“颦儿”,其实都是在称赞黛玉胜过西施的美妙情态。她的病,动情时也动容,经作者的精心安排,呈现出“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朱颜。从日常生活所表现出的礼仪以及高雅情趣可知,林黛玉是一位书卷气十足的淑女,一举一动都显现出大家闺秀的气派。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帝四十九年)。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红楼梦》并不只是一部言情小说,是因为它起于言情而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与厚度。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