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霸王别姬的幕后制作(霸王别姬筹备过程)

霸王别姬的幕后制作(霸王别姬筹备过程)

更新时间:2024-02-29 09:27:05

霸王别姬的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88年陈凯歌出席电影节时,徐枫主动约他会面,且拿着李碧华的小说专程来见他,见了便说做出这样一部电影非陈凯歌不可。

李碧华原小说旧版中的结局是程蝶衣和段小楼若干年后在香港的浴室相见,都没有穿衣服,坦诚相待、回首前尘,感慨不已,然后出得门去,各走各路。陈凯歌跟李碧华说这个结局得改。《霸王别姬》所着意阐发的是关于人性的主题—迷恋与背叛,在创作之前,陈凯歌对两个编剧强调千万不要把人物意识形态化,人物该是谁,你就让他是谁。选角过程 陈凯歌拍《霸王别姬》时候,原本在北京艺术中心做制片的白钰成了陈凯歌的制片主任。在男主角的选择上,陈凯歌首先想到的是尊龙,但是尊龙经纪公司开出的苛刻条件让剧组闻所未闻。第一,由于不知道开机时尊龙会在哪个国家拍戏,所以剧组必须为他同时定几个国家的机票。第二,尊龙的两只狗要与他同进同出,所以一般的酒店没法入住。第三,必须为尊龙配备两个保镖、两个佣人、一个台词老师、一个普通话老师、一个形体老师。第四,尊龙每天洗脸刷牙必须用外国或香港空运来的矿泉水,更不谈食品饮料。第五,要配备宿营车,还得有专用的网球场和游泳池。经纪公司提出的要求,对《霸王别姬》剧组来说感觉受到了侮辱,大家都在为艺术创作激动不已,却有人这样耍大牌。最后由陈凯歌、陈怀皑、顾长卫、芦苇和张进战组成的五人小组表决,陈凯歌投了弃权票,其他四人一致反对,陈凯歌这才放弃了选用尊龙的想法。拍摄过程 本来不是第一人选的张国荣,却因非常敬业且为人真诚,给了剧组一个惊喜。在剧中饰演程蝶衣徒弟小四的演员雷汉回忆到那时内地还没有演员明星制的概念,张国荣带来了香港成熟市场下的演员作风,极端认真,被称为“戏痴”。也有人认为这部戏的成功,是张国荣以他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改变了陈凯歌的轨迹,也推动了陈凯歌的艺术思维。白钰记得每天中午演员要从北影厂的摄影棚去大门外吃饭,这点时间张国荣也要利用上。他穿上戏服,边走边甩水袖、练步态,口中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张国荣第一次到内地拍戏,练国语台词也是个苦活,每次开拍前他都要拉上张进战,把台词小声地说一遍,让他纠正。入戏极深的张国荣从眼神到动作,时时刻刻都在体会程蝶衣。白钰说陈凯歌的信心是在剧本修改、与演员互动当中一步步加强的。张国荣认真的劲头也和大家互相影响着,白钰说大家每天工作的时间非常长,拍完一场戏,演的人过瘾,看的人也过瘾,都期待着下一场。于是片场“好似一盘流动的活水,每个人都在尽力做到最好”。拍得最辛苦的,除了戏班中浓油重彩吊眼贴片子之外,其实“文革”场面更身心俱疲。“文革”在夏天拍,北京盛暑,酷热苦闷。为了这么场歇斯底里的出卖与被出卖,迫害与被迫害,说不清的三角关系,演员拍得几乎不支倒地。演小四的演员雷汉在“文革”中出场,1962年出生的他认为自己对“文革”体验还不是特别深,陈凯歌就反复启发雷汉,要演出年轻人那种特别兴奋的情绪,小四在这里找到了出人头地的感觉。小四与师傅程蝶衣决裂的那一场,他回头的一幕反复拍了多遍。整个拍摄过程中,陈凯歌说他与张国荣是心有灵犀一点通,该到哪儿了就一定到哪儿。尤其令陈凯歌印象深刻的是影片中那些节骨眼上的关键时刻张国荣没有一次失手。比如程蝶衣犯烟瘾小楼来看他那一场,一开机张国荣就疯了,他拿着棍子乱打墙上的镜框,玻璃碴四处飞溅。当陈凯歌喊停,张国荣却已哭成泪人,久劝不止。还有一个细节,陈凯歌一直记得。那是拍张国荣走路的一个简单镜头,走着走着,镜头里的他突然就站住了。陈凯歌吓了一跳,不过张国荣只提起脚轻轻地抖了抖,之后又接着往前走,陈凯歌才注意到原来那地上有很多煤渣子。这不经意间的一个提脚,相当传神地表现出了程蝶衣的洁癖。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