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楚国有多少位皇帝 哪位最出色(楚国皇帝排名顺序)

楚国有多少位皇帝 哪位最出色(楚国皇帝排名顺序)

更新时间:2023-12-31 17:42:44

楚国有多少位皇帝 哪位最出色

谢邀,我是风情,“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学会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

emmm,题主,你这个问题是有问题的,在楚国的时候,还没有皇帝的这个概念,因而他们都是王,而不是帝,但是这并不影响风情来回答这个问题!

楚国

公元前1015年周成王时期,楚人首领熊绎被成王姬诵封为子爵,自此楚国建立,公元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楚国在武王的统治下蒸蒸日上,那个时候的楚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我粗略计算了一下,那个时候的楚国,其疆土至少在150万平方公里以上,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公元前223年,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楚国最后一代国军熊负刍被俘,楚国灭亡。

楚国自建立到灭亡,传了42代君主,共经历了829年的风风雨雨!

第一任国君,熊绎。

第二任国君,熊艾,熊绎之子。

第三任国君,熊黵,熊艾之子。

第四任国君,熊胜,熊黵之子。

第五任国君,熊杨,熊胜之弟。

第六任国君,熊渠,熊杨之子。

第七任国君,熊挚红,熊渠之子。

第八任国君,熊延,熊挚红之弟。

第九任国君,熊勇,熊延之子,在位10年。

第十任国君,熊严,熊勇之弟,在位10年。

第十一任国君,熊霜,熊严之子,在位6年。

第十二任国君,熊徇,熊霜之弟,在位22年。

第十三任国君,熊咢,熊徇之子,在位9年。

第十四任国君,熊仪,熊咢之子,在位27年,号为若敖。

第十五任国君,熊坎,熊仪之子,在位6年,号为霄敖。

第十六任国君,熊眴,熊坎智子,在位17年,号为蚡冒。

第十七任国君,楚武王熊通(前740年—前690年)

熊通是熊眴的弟弟,是弑上任君主熊眴上位的。此时的周王室早已东迁洛邑,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公元前704年,熊通自立为武王,与周天子公然对立,开启了诸侯互相攻伐的时代。

公元前690年,在位长达51年的楚武王去世,太子熊赀即位。

第十八任国君,楚文王熊赀(前689年—前675年)

文王熊赀即位后,将国都迁到郢城。而后,楚文王继续对外扩张,他在前684年大败蔡军,俘虏蔡国国君;同年,灭掉了息国,六年后又灭掉了邓国。在文王的治理下,楚国的声威超越汉水,逼近中原。公元前675年,楚文王去世,太子熊艰即位。

第十九任国君,楚堵敖熊艰(前674年—前672年)

堵敖即位后,惰于朝政,贪图享乐。楚堵敖与弟弟熊恽产生了矛盾,他在公元前672年决定除掉弟弟熊恽以绝后患,但熊恽提前得到消息,逃到了随国,向随国借兵,反杀了楚堵敖,夺取了王位。

第二十任国君,楚成王熊恽(前671年—626年)

楚成王即位后,一改祖父楚武王与父亲楚文王的政策,他向百姓们布德施惠,并与诸侯们恢复友好关系。同时,楚成王主动向周天子进贡,作为回报,周天子赋予楚成王镇抚夷越地区的权利,楚国由此扩地方圆千里。

此时的中原霸主是齐桓公,齐桓公在前656年率领诸侯联军讨伐潜在的竞争者楚国,楚成王无所畏惧,派军队对抗诸侯联军。齐桓公意识到楚国的强硬后,于是在召陵与楚国订下盟约,遂撤兵北还。前651年,齐桓公病死,齐国随即陷入内乱,宋襄公举兵平乱后,到处拉拢诸侯,谋夺霸主之位,楚成王也在这时主动与诸侯们结盟,加入了争霸的行列。前638年,楚成王在泓水大败宋襄公,成了诸侯们默认的霸主。

公元前636年,随着晋文公的强势崛起,楚成王再一次遇到劲敌。前632年,以晋国为首的诸侯联军救援被楚国包围的宋国,令尹(楚国的宰相)成得臣指挥军队迎战,双方在城濮决战,楚军最终大败,楚成王因此失去了霸主之位。

前626年,楚成王欲废太子熊商臣,熊商臣抢先行动,包围了王宫,逼父亲自杀,夺取了王位。

第二十一任国君,楚穆王熊商臣(前625年—前614年)

楚穆王即位后,励精图治,与晋国展开了争霸战争,他在前623年灭亡臣服于晋国的江国,又在前622年灭亡六国和蓼国,扩张了楚国的疆土。前618年,楚穆王出兵陈国,逼迫陈国国君臣服于楚国,第二年在厥貉会盟陈、郑、宋三国的国君,恢复了楚国的声望。

前614年,楚穆王去世,太子熊侣即位。

第二十二任国君,楚庄王熊侣(前613年—前591年)

楚庄王继承了父亲留下的一切,他以咄咄逼人的姿态积极北上中原,致力于争霸战争。前606年,楚庄王讨伐陆浑戎,到达洛邑,向周王室问起九鼎之事,显露出了夺取天下的野心。前605年,楚庄王平定了若敖氏的叛乱,加强了王权。前601年,楚庄王灭亡了舒国,并与吴、越结盟,稳定了楚国的东部。

前598年,楚庄王平定了陈国的内乱,复立陈国的公子为国君,赢得了诸侯们的赞赏。前597年,楚庄王讨伐郑国,臣服了郑国国君,并在邲地与救援郑国的晋军展开决战,楚军一举击败了晋军,夺得了霸主之位。

前591年,楚庄王去世,太子熊审即位。

第二十三任国君,楚共王熊审(前590年—前560年)

楚共王即位时,年方十岁,大权被王子子重和子反保持着。子反与申公巫臣不和,巫臣在前589年叛逃楚国,投靠晋国。五年后,子反与子重联手灭了巫臣的家族,巫臣愤怒不已,向晋国提出了联合吴国侧击楚国的计划,晋国采纳了这个建议。巫臣作为使者抵达吴国后,说服吴国国君叛变楚国,并留下自己的儿子训练吴军练习中原战法。吴国从此脱离了楚国的统治,时常出兵讨伐楚国,令楚国的东部不再安稳,国力逐渐也受到了削弱。

前575年,晋国出兵讨伐臣服于楚国的郑国,楚共王率兵救援,在鄢陵与晋军遭遇,双方进行决战,楚军大败,楚王王的一只眼睛也被射伤了。

前573年,楚共王趁晋国内乱,大举讨伐宋国,攻克了彭城。一年后,晋悼公率领诸侯联军救援宋国,收复了彭城。此后,楚共王和晋悼公多次较量,楚国皆不能取得优势;同时,吴国不断的进攻令楚国损失严重,楚国渐渐失去了霸主之位。

前560年,楚共王去世,太子熊招即位。

第二十四任国君,楚康王熊招(前559年—前545年)

康王在位时,大臣间的争权夺利愈加激烈,更兼吴楚间的战争还在继续,楚国再也无力与晋国争霸。前546年,晋、楚两个超级大国在宋国举行弭兵之会,长达百年的晋楚争霸至此结束。

前545年,楚康王去世,太子熊员即位。

第二十五任国君,楚郏敖熊员(前544年—前541年)

楚郏敖在位时,身在令尹的叔叔熊围专权跋扈,胡作非为。前541年,楚郏敖患病,熊围趁探病之机,杀死了侄子,夺取了王位。

第二十六任国君,楚灵王熊围(前540年—前529年)

楚灵王做令尹时,就喜欢肆意妄为,现在做了国君,更是无所顾忌。前538年,楚灵王召集诸侯讨伐吴国,攻占了朱方,诛杀了庆封(齐国曾经的权臣,失败后投靠了吴国),而后,顺便灭亡了赖国。前535年,楚灵王建造了奢华的章华台,以作娱乐之用。前534年,楚灵王趁陈国内乱,出兵占领了陈国。前531年,楚灵王诱杀蔡国国君后,再次出兵占领了蔡国。

楚灵王的无道统治引发了大臣和宗室的不满,前529年,当楚灵王在乾谿游玩不返时,国都发生了政变,王子熊比杀掉了太子熊禄,自立为王。已经失去民心的楚灵王无所归,最终被大臣申亥收留,死在了申亥的家里。

但是,熊比当国君并没有多长时间,另一个王子熊去疾就杀了熊比,夺取了王位。

第二十七任国君,楚楚初王熊比(前529年)

熊比在位仅一年,初王暴虐,国人咸怨,左右离心,陈、蔡、不羹、许、叶之师入郢,杀灵王太子,初王被迫自缢,其子熊去疾继位。

第二十八任国君,楚平王熊去疾(前528年—前516年)

楚平王即位后,自知得位不正,担心国人和诸侯叛之,于是主动向百姓施惠,复立陈国和蔡国的国君,以得国人和诸侯的欢心。

楚平王是一个好色之徒,他派大臣费无忌到秦国迎娶太子妃,费无忌为了邀宠,便夸赞秦国女子之美,提议平王纳秦国女子为妃。楚平王听从了费无忌的建议,重新为太子熊建迎娶妃子。

害怕被太子熊建报复的费无忌无想尽一切办法陷害太子及其僚属,楚平王听信谗言,太子被迫逃往宋国,其僚属伍奢也被冤杀,秦国女子所生的熊珍随后被立为太子,费无忌最终得偿所愿。然而,费无忌没有料到伍奢的小儿子伍子胥逃亡到了吴国,伍子胥才能出众,一直在等待时机复仇。

前516年,楚平王去世,太子熊珍即位。

第二十九任国君,楚昭王熊珍(前515年—前489年)

楚昭王即位时,年龄尚幼,大权为宗室保持着,宗室为了得到国人的欢心,杀死了费无忌这个自作聪明的奸臣。此时,吴国与楚国的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前506年,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孙武等人的辅佐下,多次击败楚军后,进入郢都,楚昭王和宗室狼狈逃亡,辗转各地。一年后,在申包胥的努力之下,秦国发兵帮助楚国,击退了吴国,楚昭王得以返回郢都,重建社稷。

楚昭王知耻后勇,励精图治,相继灭掉了唐国、顿国和胡国。或许是天助楚国,前495年,吴王阖闾受伤而死,吴国对楚国的攻势停止,楚国得到了喘息之机。

前489年,楚昭王在救援陈国的途中病死,其子熊章即位。

第三十任国君,楚惠王熊章(前488年—前432年)

楚惠王在位前期,内有白公熊胜(前太子熊建的儿子)谋乱,外有强大的吴国(吴王夫差争霸),楚国内乱的局势并不安稳。前481年,宗室平定了篡位的白公熊胜后,楚惠王积极对外扩张,先后灭掉了陈国(前481年)、蔡国(前447年)、杞国(前445年),这时,楚国的盟友越王勾践灭掉了吴王夫差,楚国趁机向东扩张,把疆土扩张到了泗水一带。

前432年,楚惠王去世,太子熊中即位。

第三十一任国君,楚简王熊中(前431年—前408年)

楚简王在位时期,历史正好处在春秋向战国转变的时代,强大的晋国正在走向分裂,诸侯间的战争更加激烈。前431年,楚简王灭亡了莒国,把疆土扩张到山东南部。前408年,楚简王去世,太子熊当即位。

第三十二任国君,楚声王熊当(前407年—前402年)

声王在位仅六年,就被盗贼所弑,太子熊疑即位。

第三十三任国君,楚悼王熊疑(前401—前381年)

楚悼王在位前期,三晋(韩、赵、魏)的实力在诸侯中首屈一指,他们时常进攻楚国,屡败楚军。前386年,为魏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吴起被迫投奔楚国,楚悼王当即重用吴起进行变法,楚国的局势于是得到扭转。但是,吴起变法也得罪了宗室们的利益,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被宗室们攻击,他逃到了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宗室们纷纷攻击吴起,吴起中箭而死,楚悼王的尸体也中了许多箭。

楚悼王的儿子熊臧即位后,诛杀了那些射击楚悼王的宗室们,同时也车裂了吴起的尸体,废除了吴起的新法,楚国由此错过了一个改变自己的历史机遇。

第三十四任国君,楚肃王熊臧(前380年—前370年)

楚肃王在位时期,与诸侯们进行着争霸的战争,最终没有取得优势。前307年,楚肃王去世,由于肃王没有子嗣,弟弟熊良夫继承了王位。

第三十五任国君,楚宣王熊良夫(前369年—前340年)

在楚宣王的治理下,楚国的国力蒸蒸日上,逐渐扭转了楚肃王在位时的局面。前340年,楚宣王去世,太子熊商即位。

第三十六任国君,楚威王熊商(前339年—前329年)

楚威王即位后,继续实行父亲的政策,使楚国的实力更加强大。楚威王在前333年北伐齐国,大败齐军,进围徐州,楚国的势力由此扩张到江淮地区。前329年,楚威王去世,熊槐即位。

第三十七任国君,楚怀王熊槐约(前328年~前299年)

威王熊槐之子,怀王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大败魏国,消灭越国,扩充疆土。执政后期,与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秦昭襄王将其扣押,胁迫其割地。怀王以国家利益为由,拒不割地,三年之后,怀王客死它乡,梓棺返楚,太子熊横继位。

第三十八任国君,楚顷襄王熊横(前298年—前263年)

楚顷襄王即位后,自知敌不过秦国,不得不与秦国讲和。前281年,楚顷襄王背叛秦国,与山东诸侯结盟,这引发了秦国的连年征讨。前280年,楚军大败,楚顷襄王被迫割让出上庸、汉北地给秦国。前278年,秦将白起攻占郢都,烧毁了楚国历代国君的陵墓,楚顷襄王被迫迁都陈县。前277年,秦国秦国又攻下了楚国的巫郡、黔中郡。前272年,楚顷襄王被迫再次与秦国讲和,让太子熊元到秦国做人质,两国间的战争方才结束。

前263年,楚顷襄王得病,太子熊元逃回楚国,当年秋天,楚顷襄王去世,太子熊元即位。

第三十九任国君,楚考烈王熊元(前262年—前238年)

楚考烈王即位后,以春申君黄歇为令尹。在春申君的辅佐下,楚国的国力最终有所恢复,前256年,楚考烈王出兵灭亡了鲁国;前241年,楚国与山东诸侯合纵讨伐秦国,同年,楚考烈王迁都寿春。

前238年,楚考烈王去世,太子熊悍即位。

第四十任国君,楚幽王熊悍(前237年——前228年)

楚幽王即位后,兴国有功的春申君被李园谋杀,李园从此把持了朝政,然而,李园奸诈无能,楚国的国力因此再次衰弱。前228年,楚幽王去世,弟弟熊犹即位。

第四十一任国君,楚哀王熊犹(前228年1月—前228年3月)

楚哀王在位仅三个月,就被哥哥熊负刍的党羽谋杀,熊负刍于是夺取了王位。

第四十二任国君,楚王熊负刍(前227年—前223年)

熊负刍在位时,正是秦始皇扫平天下的关键时期。前223年,秦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讨伐楚国,大败楚军,攻占寿春,俘虏熊负刍。

当然,倔强的楚国人是不会服输的,就在寿春被攻占的当年,宗室昌平君被大将项燕拥为楚王,在淮南一带继续反抗秦国。不久,楚军再次大败,昌平君和项燕双双战死,楚国彻底宣告灭亡。

字多,差不多就代表功绩多,但也不太一定,也许在楚武王之前还有一些英明君主,但由于当年史料记载过少,大多数只有名字和名号可考,因而楚武王之前的君主就没有描述。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