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赶集的来历和传说(赶集的风俗源于哪个朝代)

赶集的来历和传说(赶集的风俗源于哪个朝代)

更新时间:2024-02-19 23:30:44

赶集的来历和传说

古代人们进行物资交换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日子和地点,又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有一方吃亏。因此,人们都有希望有一个定期的公平合理的交换场所。汉朝初年,陆贾和陈平这两位著名政治家通过官府明令规定:各村镇每旬逢三、六、九或一、四、七或二、五、八为上集市进行物资交换日期,集市上设有公证人叫价评议。这样,就形成了原始贸易市场。

后来,人们就把上集进行物资交换,称作赶集或者叫赶节场。现在,大多地方选择每旬的逢五或逢十作为集市,进行农村物资交流。赶集是名副其实的买卖交易,一般时间较短,多者不过一天,少则半个时辰,到集上进行交易的时机很要紧,所以前面加了个赶字。

集市属于低级的中心地,交易的商品一般为日常用品和易耗品等低级货物,为集市附近的乡村居民服务。集市地点通常选择位于交通适中的集镇或乡村,以及寺庙所在地、城镇边缘地带等。集市的间隔往往取决于买者和卖者所愿意离开居住地前往的最大距离。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