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面对不守规矩的孩子 家长应该怎么做(不守规矩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面对不守规矩的孩子 家长应该怎么做(不守规矩的孩子最后都怎么样了)

更新时间:2024-01-20 10:15:46

面对不守规矩的孩子 家长应该怎么做

问过好多孩子稍微大点的妈妈,大家一致点头认同:最累、最头疼的不是伺候娃吃喝拉撒睡,而是让孩子守规矩!

我们是提倡保护孩子的天性的,但是也要告诉孩子有些客观规律是必须得遵守的,比如不在高铁上面奔跑、不在电影院大叫、不踢别人的椅子······

可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把这些规矩当成耳边风,成了别人眼中的“熊孩子”,家长可该怎么办呢?

1

孩子为什么不守规矩?

一、孩子并不明白规则的内容

孩子的理解能力没大人好,对于规则的认知是有一个过程的,很多家长以为孩子明白家中的规矩,不用向孩子细说规矩的内容,但事实上孩子并不明白,这个时候让孩子去遵守规矩是不可能的。

二、家长的错误示范

其一、如果家里有其他人不遵守规矩而没有受到惩罚,孩子会自然觉得规矩不需要遵守,反正不会被罚;其二、如果爸妈的行为本身就违反了规矩,孩子也不可能以此规矩来要求自己。

三、孩子没有感受到“被尊重”

很多时候家长直接生硬的严肃的对孩子的要求说“不行”!这样强硬专制的态度,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被“看见”与“尊重”,会视其为对自己的攻击,就会对规矩产生抵触心理。

2

立规矩时可以注意几点

一、立规矩前,先听听孩子的感受

在与孩子商量“规矩”之前,家长先放下“我是长辈你必须听我的”的身份感。

以“我们一起来讨论怎么解决问题,我想先听听你的想法”作为话题的开始,引导孩子放下防备,让ta被看见、被尊重。

比如我给孩子定看动画片时长的规矩时,当孩子提出想看动画片,我会问她:“你想看多久、看多少集?”,孩子为了看多一点回答:“看一个小时、看很多集。”这时我会给孩子说明看这么久对眼睛的坏处,用商量的语气把时长给定下来。

二、 向孩子具体描述规矩,指向可实施的行为

要让孩子守规矩,得先让ta明白规矩的内容。

跟“好好吃饭”相比,“坐在餐椅上吃,吃完再走”更容易让孩子理解。

跟“收拾玩具”相比,孩子更乐于听从“把小汽车放到抽屉,积木放进篮子”这种指令。

给孩子定规矩,尽量用具体的行为描述,这样孩子才愿意听、记得牢。

三、告诉孩子为什么要遵守规矩

比如这两句话:

“不要碰那条狗,不然我把你关起来。”

“不要碰那条狗,不然我把你关起来。那条狗脾气很坏,我怕你会被咬到。”

后一句话效果会更好,因为加了一句解释。实验数据表明,当我们对孩子解释某项规则的时候,他们听从劝告的比例会大幅上升,科学家把这种方式成为“诱导式规劝”,培养出良好行为规范的父母,经常使用这种方式。

如果不说明原因,孩子会把“碰狗”和“被关”关联起来。引导他们行为的,是“被关”的威胁,而不是“会被咬到”这一事实。

四、爸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

爸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场所。想要孩子遵守规矩的前提,就是爸妈言行一致,身体力行。

孩子潜意识里有对父母的崇拜与模仿,父母对规矩的漠视,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行,更容易让父母失去威信力。

想让孩子少看动画片,爸妈自己在孩子面前也要少接触电子屏幕;想让孩子少吃零食,爸妈也要不吃零食;想要孩子遵守交通规则,爸妈自己也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3

执行规则要温柔而坚定

要温柔和坚定并行,是因为太坚定了孩子会觉得大人在控制自己、不爱自己。但对孩子一味的态度好,孩子会觉得不太重要。所以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对这个规矩非常坚持、一言九鼎,自己怎么闹都没用了,但也知道,家长并不是不爱我了,他们还是在温柔地、和颜悦色地和自己说话。

一、肯定孩子的感受和情绪

孩子有任何“想要”的念头都是可以的,这一点千万不要压抑,只是有想法不等于一定要去做,欲望是欲望,规矩是规矩。

爸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暴脾气就上来了,语气平和地给孩子说理。

二、鼓励孩子想出替代方案

比如告诉孩子不可以吃棒棒糖,但可以吃甜甜的水果。等孩子长大一点,可以鼓励孩子动脑筋,自己提出替代方案。你会发现,坚守规矩和底线,同样能满足孩子的需求。

三、坚守底线,适当惩罚

没有原则的爱和妥协,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不带敌意的坚决,才能让孩子学会尊重规则、遵守规则。

在和孩子说理说不通、替代方案也不执行的情况下,我会给孩子适当的惩罚。

一种是自然结果的惩罚,让孩子自食其果。一天,我家大宝在商场耍无赖,还脱下鞋子和袜子。我说的话他不停,就让他光着脚走到冰天雪地里。没过两秒,他就说"妈妈,我要穿鞋"。

另一种是没收孩子喜欢的一个东西,让孩子知道犯错的后果。

当然惩罚的同时别忘了正向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应该做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家长是爱ta的。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