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苏东坡传第14章概括(苏东坡传第十五章概括)

苏东坡传第14章概括(苏东坡传第十五章概括)

更新时间:2024-01-27 15:31:19

苏东坡传第14章概括

 三要点:

一、祸从口出,罪从天降。

二、千里缉拿,锒铛入狱。

三、欲置死地,死里逃生。

  苏轼嫉恶如仇,遇到邪恶就像吃了苍蝇,吐出来才罢休。终于给他带来大麻烦。元丰二年三月,他奉命调到湖州,按照惯例写了谢恩表《湖州谢上表》,第一只苍蝇——一位监察御史最先发难,说苏轼在谢恩表中妄自尊大,愚弄朝廷,苏轼简直是怙恶不悛,罪大恶极。对于他这样的大恶人,必须加以惩治。随后,一群苍蝇先后出现。

第二只苍蝇是监察御史舒亶,他把苏轼在杭州的诗歌劝献给神宗皇帝,认为诗中处处讽刺新法,侮辱朝廷。

第三只大苍蝇,就是被司马光比作禽兽的李定,他直接列出苏轼的四大罪状:一,苏轼不学无术,侥幸考中,滥竽充数。二,苏轼不知悔改。三,讽刺朝廷没有道理。四,明知故犯,该杀。后人看着这样的罪名简直无语,但当时苏轼因此被革职查办,祸从天降。

   苏轼在带着儿子和子由的女婿在湖州游山玩水,忽然官差就来了,衙门里乱作一团,在动身之前,全家人全哭了。由长子苏迈陪同进京,女婿兼家庭教师王氏兄弟随后带家眷到。苏轼被关押到御史台监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当然,以苏轼的地位和名望,大家不会坐视不管的。最终苏轼得救,被贬黄州。就连皇帝和皇太后都是营救苏轼队伍中的一员,这就很有意思了 ,大家在读这一章的时候细加玩味吧。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