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武则天与李治差几岁

武则天与李治差几岁

更新时间:2024-03-04 09:29:39

武则天与李治差几岁

武则天比李治大4岁

  唐高宗李治,字为善,大唐王朝第三代皇帝。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即便从长孙皇后的角度讲,他也只是嫡出的第三子。按照常理,太子应该是轮不到他做的。他于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被封为晋王。两年后,被遥授并州都督。唐太宗晚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这让唐太宗异常愤怒和十分失望。为了保持大唐王朝江山社稷的稳定,唐太宗痛下决心,把李承乾和李泰双双废黜。就这样,按照继承顺序就轮到嫡出三子李治了。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晋王李治被册封为太子。

武则天与李治差4岁。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后改名曌(zhào),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后世将其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即唐高宗(649至683年在位),唐朝第三位皇帝,字为善,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与唐太宗嫡长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为同母兄弟。贞观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于东宫的丽正殿。贞观五年(631年)被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太子李承乾与四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