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翼装飞行是什么 如何进行着陆(翼装飞行是训练哪个部位的)

翼装飞行是什么 如何进行着陆(翼装飞行是训练哪个部位的)

更新时间:2024-04-10 14:45:34

翼装飞行是什么 如何进行着陆

简单回答的话,翼装飞行过程结束时必须要依靠低空落伞辅助才能完成降落的。问题来了,为什么要以这种方式降落呢?

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翼装飞行。翼装飞行顾名思义就是穿着能够辅助飞行的衣服在飞,不过也仅仅是辅助而已。因为穿着翼装服饰的挑战者需要借助山脉、建筑物的自然高度或飞机提供的高度作为飞行的起点,把高度下降所减少的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平行前进

的动能,此时挑战者需要张开双臂,同时两腿协同向身体两侧张开呈现V字型。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连体翼装服向着飞行员背部方向鼓起,根据流体力学的伯努利定律,翼装在前进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升力,为挑战者争取十分宝贵的留空时间,实现无动力滑翔。在获得升力这一点上翼装飞行和三角翼飞行比较类似。

然而,它们又有着比较大的差别,让我们来目测对比一下三角翼的表面积和翼装的表面积,不难发现三角翼的表面积要比翼装大的多,因此即使三角翼在空气中低速滑翔时也能产生足够大的升力。但是翼装就不同了,由于表面积较小,致使单位面积的翼载荷就比较大,于是翼装飞行者想体验三角翼那样的悠然自得的惬意飞行就不可能了,只能通过由大的高度落差转化来的接近甚至超过200km/h的高速飞行来体验升力带给自己的那份刺激和快感,速度足够快,升力才足够大。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来理解为什么固定翼战斗机的速度总体上要比固定翼滑翔机的速度快的原因。正是因为速度太快了,翼装飞行者的危险系数也就非常之高。即使在环境条件十分理想的状况下,翼装飞行挑战者也得慎之又慎,精神、体力和注意力都处在挑战的极限边缘,操作上失之毫厘,结果就谬以千里了。因此说,翼装飞行是极限挑战中的极限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了解了翼装飞行,我们再把话题拉回到如何解决降落的问题上来。刚才我们提到了翼装飞行是通过高度转化获得速度,进而让翼装产生了升力。

不过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清楚,那就是只有持续的高度下降才能维持翼装产生连续的升力,让飞行者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正是因为飞行中瞬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太大,所以通过降落伞降落的方式才是首选。即使假想在运动者的正前方有一条笔直的缓冲跑道,他们也是不敢用的因为他们冲向大地的速度太快了。

可见,凭借重力势能的翼装飞行,通过伞降的方式实现软着陆,确保极限运动挑战者的平安是再好不过了,我们也希望这些挑战者们永远安全着陆。

翼装飞行运动的装备主要由翼装飞行服和降落伞组成,飞行者需要从一定安全的高度跳下,借助翼装飞行服进行飞行。

翼装飞行(Wingsuit Flying)分为有动力翼装飞行和无动力翼装飞行两大类,是指运动员穿戴着拥有双翼的飞行服装和降落伞设备,运动员从飞机、热气球、悬崖绝壁、高楼大厦等高处一跃而下,飞行者运用肢体动作来掌控滑翔方向,用身体进行无动力空中飞行的运动,在到达安全极限的高度,运动员将打开降落伞平稳着落。无动力翼装飞行进入理想飞行状态后,飞行时速通常可达到200公里/小时左右,翼装飞行的滑降比约3:1,即在每下降一米的同时前进约三米。

翼装飞行着陆

当飞行达到一定安全高度后,再打开降落伞减速降落到地面,在这里降落伞只是起到最后安全缓冲降落的作用,整个过程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翼装飞行服进行滑翔飞行,这才是这项运动的精髓和乐趣。

翼装飞行的设计原理:

翼装发展至今,在设计和制造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基本原理始终不变,即翼装飞行通过增加人体的迎风面积来增加升力,进而实现人在空中的无动力飞行。

科学家们对蝙蝠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发现蝙蝠和鸟类飞行技术存在着明显不同,在蝙蝠飞行速度较慢时,蝙蝠扇动翅膀的幅度和方式模仿了黄蜂的飞行技术,使得蝙蝠可以在空中悬停和在飞行中快速转弯。

蝙蝠在飞行过程中翼的扇动与翼的柔韧性及弹性配合得天衣无缝。蝙蝠在飞行过程中身体旋转180度所需距离只有其翼展长度的一半。同时,蝙蝠翼展面积之大还有效保证了它在飞行过程中只需消耗极少的能量就能够产生理想的上升力。

基于蝙蝠飞行滑翔原理研发出来的翼装飞行服,可使飞行时空气中的上升气流将飞行运动员的这对"翅膀"托起,飞行运动员可以通过双臂和双腿的调整,控制身体在空中缓慢滑翔下同时能调整航向。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