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的区别需要详细的介绍(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区别)

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的区别需要详细的介绍(隋唐大运河和京杭大运河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4-04-21 15:13:03

京杭大运河与隋唐大运河的区别需要详细的介绍

主要区别

隋唐大运河与京杭大运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运河,时间不同,地理不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系统。

京杭大运河,是元朝以来以北京为首都的裁弯取直改道后形成的运河。

京杭大运河开凿的初始阶段:为公元前486年的东周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工,开挖了自今扬州向东北,经射阳到淮安入淮河的运河。引长江水入淮河,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河流,全长170公里,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隋唐大运河,始于公元605年。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离开京都长安,到洛阳考察。605年即力排众议,下令着手两项重大工程:一是将首都由长安迁往洛阳;二是征调民工百万,由杰出工程专家宇文恺主持,开凿大运河。主要是开通通济渠和永济渠。

通济渠公元605年开凿。分东西两段: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洛河和谷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引黄河后,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河。

至此,以首都洛阳为中心,以通济渠、永济渠为“人”字状两大撇捺延伸,并通过邗沟和江南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北通涿郡(今北京),南达余杭(今杭州),主航道全长2700公里,沟通中国南北和东部、中部的水运大动脉已经形成。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