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定林所居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题临安邸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定林所居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题临安邸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更新时间:2024-03-10 01:50:35

定林所居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怡然自得的情感。

《定林所居》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晚年所题的一首诗作。该诗描写了诗人居所的清幽环境以及诗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怡然自得的情感。

定林寺在钟山下紫霞湖旁,王安石晚年曾卜居于寺旁。这首诗,消尽烟火气,就像小溪一样澄澈,像白云一样悠闲,像山鸟一样适意,像山花一样自在。这些在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正是“临溪放艇倚山坐”的主人公的心境的写照,表现了他的恬淡之趣和宁静之美。

“闲”是王安石退居钟山后的诗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字,又如《游钟山》四首之一:“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落尽山常在,山水空流山自闲。”《游草堂寺》:“鸟石岗边缭绕山,柴荆细径水云间。拈花嚼蕊长来往,只有春风似我闲。”

这让读者感到,诗人在其中的体验似乎比那“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桃花源还在世外,因为,诗人在这个境界中不仅没有争竞,而且简直连“心”的概念都没有了。

王安石在《登宝公塔》(在钟山)一诗中曾写他在宝志塔院作客时的情形道:“当此不知谁客主,道人忘我我忘言。”要表达的是主客两忘,物我两忘的意思。“闲”字表面上虽显著相,但在诗人特定的心境中,也就是“忘”。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