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大叶黄杨常见病症有哪些及如何防治(大叶黄杨发黄即将枯死怎样救治)

大叶黄杨常见病症有哪些及如何防治(大叶黄杨发黄即将枯死怎样救治)

更新时间:2024-03-13 16:00:34

大叶黄杨常见病症有哪些及如何防治

大叶黄杨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常见的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1、大叶黄杨白粉病。主要危害大叶黄杨叶片,发生严重时,也可感染新梢。病菌在深秋和冬季产生灰色膜状菌层越冬,翌年4月初在气温18℃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85%,即大叶黄杨新梢展叶期,老叶上的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靠风传播至新叶并在上面萌发,产生芽管,最后侵入组织。初感染的新叶先褪绿产生黄斑,然后在叶片上散生许多圆形小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扩大,并相互愈合,变成不规则的大斑。由于此菌在寄主枝叶表面寄生,产生吸器深入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因此新叶受侵染后,常出现萎蔫失水症状,叶片变薄、皱缩,病梢扭曲、萎缩。

防治方法:⑴适当修剪,增强通透性。⑵于发病初期,交替喷施25%粉锈宁1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若病情严重,必须进行修剪,将病叶剪除集中烧毁,然后再喷施药剂防治。

2、大叶黄杨褐斑病。以菌丝体和病子座在病斑部越冬,每年5月下旬,气温上升到25℃左右时,老病斑病子座产生分生孢子开始初侵染,一般先侵染下部老叶,老叶受到侵染后,叶片上初生褐绿色小斑,逐渐变黄而转化为褐色,病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可连接成片,中部呈灰白色,边缘有浅褐色稍隆起的环纹,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一旦条件适合,继续进行再侵染,6月上旬至7月中旬是其病害扩展盛期,10月以后进入休眠期。

防治方法:⑴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⑵于6月上旬至7月,喷施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进行预防,降低发病率,每10-15天喷1次,连喷3次。⑶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3、蚜虫。无翅胎生雌蚜和若蚜群集于枝梢和嫩叶背部吸汁为害,被害叶上常有白色蜡状的分泌物,易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时枝叶变黑,影响植物生长和观赏价值。一般一年发生10代左右。

防治方法:⑴保护瓢虫、大草蛉等天敌。⑵药剂防治:可选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或2000-3000倍吡虫啉粉剂喷施。

4、日本龟蜡介一年发生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

形态特征:雌成虫,蜡壳灰白或略呈肉红色,椭圆形。雄成虫,体深褐色或棕色,头和胸部背板较深。若虫,蜡壳卵圆至椭圆,背部微隆起。

防治方法:⑴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⑵加强园林养护管。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