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听说刘伯温曾在天水凤凰山斩过龙脉谁了解这个故事

听说刘伯温曾在天水凤凰山斩过龙脉谁了解这个故事

更新时间:2023-04-25 13:23:54

听说刘伯温曾在天水凤凰山斩过龙脉谁了解这个故事

刘伯温在陇南也斩过龙脉,武都城西15公里的两水,历来是武都通往西固、岷州、巩昌、兰州的西出口,宋代以来就设茶马场,兴学培植文风亦十分久远,陇上乾嘉鸿儒邢澍为官归籍在此购置田产养老,寿终即落葬于此。鬼斧神工的山川地理构造、浑厚的经济文化底蕴,产生过许多脍炙人口的神奇传说,这些神话凸显两水的独特文化魅力,孕育着战天斗地、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斩梁神话就是其中一个。

相传远古时代二郎神把龙、凤二山赶到两水。明朝初期泰山祖师云游到两水,被龙头山梁风水所吸引,即在龙头插银针作标记,想安身立庙。二郎神知道此事,乃扔一方孔钱币套住银针,与泰山祖师论理,二人一说先有银针,一说先有钱币,各不相让,这时两水前村一温姓农民恰巧路过,二神仙忙请老农裁判先后,老农说声“先有银针!”即行离去。泰山祖师得理,就选择龙脉吉地安下庙堂,心满意足。二郎神输了理,只好屈就着另选一地安下庙堂,大为不快。

后来,温老妇人病危,泰山祖师为了报答老温,便托梦说妇人咽气后,即刻尽衣汆进龙山潭水,则后辈将涌现叱咤风云的真龙天子。但下葬时,老温将老伴衣服脱到内裤一层时不忍脱光,故尸身抛入潭水后被龙角挂住,未能正中魁首,还晦冲了龙脉,引起紫禁城地震。刘伯温急忙观察星象,望见阶州方向有龙脉星光若隐若现,乃赴阶州实地察看,最终在阶州城以西10多公里处发现白龙江北有一龙形山脉突兀而出,气势恢弘,弓腰伏首,状若奔腾,与江南飞翔之凤凰山脉(锦屏)构成一幅龙飞凤舞、狂龙追凤之皇家景象,不禁感叹:“凤飞文县,龙出武都;凤已去矣,真龙将生。”决定组织军民人等掘断龙头地脉,捣毁地穴,通路改水,为明朝江山解除后顾之忧。但斩龙过程中因龙脉太盛,两次斩挖出的豁口又恢复原样,刘伯温毫不气馁,第三次增加人力继续挖斩,最终挖出一根水缸般粗细的龙筋,十分坚硬,刀斧不入,伯温下令民工烧红镢头,调来大锯,左右开弓,这才斩断了龙脉。接着组织人力引江归流,让水龙变成旱龙。孽龙身首断开,只好眼望着白龙江南岸的凤凰飞往文县。南山顶上的村庄于是就叫“龙望山”;南山东西两山一谓“凤凰山”、一谓“凤凰墩”;南山脚下的村庄就叫“段(断)河坝”;龙筋裂缝口流出的鲜血沿江而下,晦冲了河边洗菜的怀胎农妇,龙胎最终流产;顺路而下的龙血,人们就用草木灰和黄土铺盖,于是有了“灰崖子”和“黄家坝”,这一带无花果也因此而个大、品优。

后来,二郎神想起龙山是我赶,龙脉是我定,只因老温一言就屈尊落了下风,决定施展法术驱赶文县石鸡坝鸡石来击老温,泰山祖师又托梦给老温指授消解机宜。第二天子夜,老温听到飞沙走石、天摇地动,空中成群的鸡石向他击来,急忙按泰山祖师吩咐拍打簸箕,模仿三声鸡叫。此时第一块鸡石已击中三斩梁顶,母鸡石因为领着小鸡石飞得慢,到黄家坝和三斩梁上空就听到老温家房顶上传来人间鸡鸣声,知道天将拂晓,禁不住全身都气炸了。第三天,人们发现三斩梁上耸立着一块巨大的公鸡石,远处耸立着一块酷似母鸡的石头,周围布满许多小鸡石。温真人劫后余生,十分害怕,从此隐姓埋名,把“温”姓改为“文”姓,这就是前村文家;从此人们就把此地叫做“击(鸡)石坝”。这些鸡石直到1956年才被炸烂做了白龙江河堤的石料,其最终归宿都能对千古传说做一次彻底的注解,这不能不说是历史、人文和社会的天然巧合。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