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花菜种植技术(早春花菜种植时间和方法)

花菜种植技术(早春花菜种植时间和方法)

更新时间:2024-03-26 16:51:22

花菜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种植花菜时,要选择耕层深厚、土质肥沃的壤土、中壤土或轻壤土,地块要达到地势较高、排灌方便的要求,切忌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然后翻耕耙平土壤,打碎土块,再按宽1.3米、长10米的规格开沟作畦。

2、科学定植

花菜适合每畦种2行,种植株距为50-55厘米,行距为50-60厘米,先在定植穴的底部施入钙镁磷肥以及生物有机肥,然后将幼苗放进穴中,定植后浇一次定根水,以促进花菜发根成活。

3、水分管理

花菜的株型肥大,生长期间的需水量较多,苗株成活后,需要保持畦面湿润,如果遇到暴雨或连续阴雨,要保持畦沟通畅,花菜处于莲座期和花蕾初现时期,每天进行一次沟灌,促进菜心的膨大。

4、施肥方法

花菜定植后7-10天,要追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后期间隔10天再追肥一次,第3次追肥应该在莲座期前完成,施肥后浇足清水,以免灼伤叶片,雨后及时喷施60%的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镁100倍液。

花菜种植技术如下:1.温度:性喜温暖,忌炎热,也不耐长期低温。发芽适温25℃,生长适温20-25℃;花球生长适温15-20℃,25℃以上高温,往往易产生绿花、毛花等畸形花球。   2.日照:在充足的光照下植株生长良好,但也能耐稍荫的环境。花球在阳光直接照射下,常使颜色变黄,降低品质。   3.水份:花椰菜叶面积大,但耐旱和耐涝力都比较弱。土壤含水量过多,会影响根的生长,严重时引起植株凋萎;如土壤过干,植株生长不良,花球会提前形成,而且球小品质差。   4.养分:花椰菜植株高大,是既需肥又耐肥的蔬菜,特别需要氮肥,如适当配合使用磷、钾肥,可使植株生长更好。   5.土壤:花椰菜需要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保水力强的砂壤土。 一、春花椰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选择耐寒性强、适于春季生长的品种,如雪里雅。   2.播种育苗 播种育苗方法基本上同常规花椰菜育苗,但注意以下几点:要采用设施育苗,做好保温措施。播种时12月上旬播种。最好采用营养钵或穴盘直接播种,不需要分苗,减少移栽的缓苗期。   2.1苗土配制 育苗床土以采用人工配制的营养土为宜,营养土一般由园土和有机肥组成,比例为2∶1。园土应选择三年以上未种过十字花的地块为好;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营养土中可加入少量的过磷酸钙或复合肥。土壤过粘时可加入15%左右的细沙,以改善通气性。配制育苗床土一定混合均匀。人工配制的营养土,土壤结构好、肥沃、保水力强、通气性好,病原菌少,有利于培育壮苗。   2.2播种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大棚育苗越冬,各在可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播种期,播种前畦面一定要整平,并来回踩一遍;苗床应充分灌水,灌水床的水全部渗下后,先撒一薄层过筛细土,再将干种子均匀地撒播在畦面上,播后立即覆盖过筛细土,覆子厚度的5倍(约为0.5cm),覆土厚度应均匀,每平方米播种为3-4g。播后立即盖严塑料薄膜,夜间保温保湿。   2.3 分苗(假植) 分苗床一般采用冷床,床土仍以采用营养土为宜。分苗前将冷床用塑料薄膜盖严土壤增温10-15天,以提高分苗床的地温。当幼苗长至3-4叶时进行分苗。分苗时按大小不同的幼苗分开,分苗的株行距为10cm×10cm。为防止分苗后大水漫灌造成地温下降,影响缓苗,可采用开沟分苗行距10cm,开沟后浇稳苗水,再按10cm株距贴苗并覆土压根,填平后再进行下一行。待缓苗后中耕蹲苗。有条件的,可采用直径为10cm的营养钵育苗的方法,营养钵育苗有利于根系的保护,移栽分苗后要盖好塑料薄膜,夜间盖好覆盖物,保温促进缓苗。直接播种在营养钵或穴盘中的,不需要分苗。   2.4 苗期管理 出苗前要加强保温措施,促进幼苗迅速出土,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在10℃左右为宜。幼苗出齐后床表覆盖厚度0.3-0.5cm的细土,防止畦面龟裂和保墒。当幼苗子叶充分展开后,进行间苗,拔去拥挤的幼苗,并撒0.5cm的细土,以利于幼苗根系生长,防止苗期发生猝倒病。当苗全部出齐后,要适当降低苗床的温度和温度防止徒长,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在5℃左右。苗出齐后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否则高温高湿环境易造成长脚苗,影响早熟高产。第一片真叶展开至分苗,苗床内温度以控制在15-18℃为宜,不高于20℃,最低温控制在3-5℃。温度通过覆盖物的晚揭早盖和通风实现的,使苗床温度处于功苗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温度高时可适当早揭晚盖,通风也可早放晚关,甚至加大通风量;覆盖物的揭盖早晚、通风量的大小、通风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气温、风力大小和幼苗生长情况决定。分苗前几天要加大通风量,以增强幼苗在分苗期间对外界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促进缓苗,分苗后的前三天注意保温管理,提高苗床温度,但不能超过30℃。缓苗后逐渐通风,适当降低温度,白天畦内温度不超过20℃,夜间不低于2℃左右。覆盖物要早揭晚盖,以增加幼苗的光照时间,以后逐渐增加通风量,使幼苗生长环境接近露地条件。为增强幼苗定植后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促进缓苗,在定植前15天应进行低温炼苗。通过逐渐加大放风量和晚合风口来实现。开始一般掌握在5℃左右,以使幼苗不受冻为宜。先把冷床上边的薄膜揭开,夜间覆盖草苫,逐渐撤去薄膜和覆盖物,使苗床温度逐渐接近气温,定植前3天完全撤去薄膜和覆盖物。幼苗长到7-8叶时提前浇透起苗水。苗龄一般60天左右。   3.定植 春花菜的适时定植很重要。定植过早易造成先期显球,影响产量;定植过晚成熟期推迟,花球品质变劣。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才适宜定植,在当地寒流过后开始回暖时,选晴天上午进行露地栽培。植密度因不同地区不同品种而不同,一般每亩栽3500株左右为宜。一般可选择秋大白菜、萝卜、菜豆、大葱茬,翻耕冻垡,基肥每亩施腐熟鸡粪1250kg。定植前撒蔬菜专用肥50kg。起垄做畦,畦宽0.8-0.9m,垄高0.15m,一垄双行,株距0.4m,三角定苞,定植后浇足定植水。如果采用地膜覆盖,应于定植前8天左右在畦上覆盖地膜,以提高地温。   4.定植后的管理 温度管理:早春定植时气温较低且不稳定,甚至还会有寒流的影响。为促进缓苗,定植后要闷棚3-5天,缓苗后开始通风,通风量由小到大,使棚内温度白天在15-20℃,夜间在5-10℃。定植15天后进一步加大放风量,不盖严通风口,一般4月上旬左右撤去棚膜。定植后及时通风控温和适时撤棚是春花菜保护地早熟栽培的关键。   肥水管理:棚内水分蒸发量不大,不必急于浇缓苗水。功苗开始恢复生长时及时中耕,以提高地温,撤膜前1-2天选晴天上午中耕浇水,水量要少,以畦面不存水为度:中耕深度约3-4cm,近苗周围划破地垄环株心叶开始旋扭时,每亩施尿素10-15kg和适量的钾肥或草木灰,促进花球形成。现球后在株间打洞施肥,有条件的可每5-7天浇1次水,直至收获。   5.折叶盖球,及时采收 在花球横径5cm左右(鸡蛋大)时,把靠近花球的外叶折断,覆盖花球,以避免阳光直射,保持花蕾洁白。洁白的花球充分长大还未松散时,是采收的最佳时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采收效益较高。中国有机农业网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