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冰在熔化过程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冰在熔化过程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

更新时间:2024-04-02 02:19:18

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

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了热量,从而由固态的冰融化成液态的水。

冰在标准大气压下(≥0)吸收周围的热量,使其体积增加,便化成了水。当环境温度高于零度时,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

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

这是一个吸热过程,同时会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温度越高,水分子间距越大,这是在水是液体的情况下。水在结冰的时候,分子间的间隔应该变小,但因为有氢键的存在,斥力大于引力,所以间隔反而大了。所以冰融化成水时,氢键引力大于斥力,所以间隔小了。如果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在变化中生成了另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这种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开阔"(低密度)的刚性结构。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