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芒硝的典故(芒硝为什么列为神农本草经正品)

芒硝的典故(芒硝为什么列为神农本草经正品)

更新时间:2024-04-04 22:07:10

芒硝的典故

芒硝,又称龙骨芒硝,是一种矿物盐,在古代常用于火药的配制。其典故源于《庄子·外篇·莊子穆公》一章中,描述了一只鸟飞过山岳,身上的芒草和岩石磨擦产生火花,引燃芒草,继而燃起扑天的烈火,形成了芒火。古人由此发现燧石可以燃烧物体,用芒硝加入其中便可制成火药。因此,芒硝的发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大发明,也是人类使用火药的开端。

答:提到芒硝,就不得不提到胡万林这个人,此人因为“芒硝”,从囚徒变成了神医,又由神医沦为阶下囚。

胡万林于1991年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押往新疆哈木胡提监狱服刑。因以前学过一点医术,他先是在狱中给一些犯人看病,后来也偶尔给一些监狱警察的亲朋好友看病。一段时间以后,监狱工作人员想让胡万林在社会上行医,以造福于周围群众。于是,1994年胡万林到县卫生局办理了一个临时行医许可证,开办了一个临时诊所。与别人相比,胡万林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特大胆,在用药时,药量往往是医学书上记载的最大用药量的几倍。他尤其喜欢用芒硝,一般最大剂量只能用80g,而胡万林配药一次就是250g。自从诊所营业后,光是芒硝,胡万林最多的一天用掉了100公斤。大剂量使用芒硝,的确可以达到消肿、软化肿瘤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病人,尤其是癌症、肿瘤病人在服用胡万林的药之后,自感病情有所好转的原因。在服用胡万林开的药时,他都会嘱咐病人大量饮水,让病人上吐下泻,消解、排除药物所产生的毒素。随着名气的增大,胡万林用药的胆量也越来越大。原先用于煎药的小锅换成大锅,熬药场地从室内搬到了露天。

出狱后,胡万林在河南商丘卫达医院又开始了他的所谓的行医生涯。何素云,一位55岁的商丘市优秀小学教师,患高血压病。1998年9月,何素云的女儿傅春梅听说商丘新落成的卫达医院请来了一位神医,包治各类疑难杂症和不治之症,遂于9月28日来求见“大师”。胡万林说:“我治高血压就跟治感冒一样。”何立即得到了“大师”的一张药方,领药回家服用。希望能驱除高血压病的何素云,每天喝下实为芒硝药水的“神药”。那药一下肚,即感腹内火烧火燎,肠胃如翻江倒海一般,喝了第二次,何便感体力衰竭、目眩头晕。家人迅速将何抬到卫达医院,但医院无人理睬这事,没过多久,何素云便断了气。胡治病的核心理论是:人生百病皆因水,病了的人就该用芒硝强行“脱水”。芒硝在中医上用作强泻剂,常人用量不超过15g,而胡却大把施用,且一天数次,从而导致所有求诊病人迅速上吐下泻,终于致多人于死命。

芒硝有泻下攻积之功,运用合理便可治病救人;若使用不当则成虎狼之药,害人性命啊!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