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年,设泉、建、丰三州,下辖10县,州数和县数均为隋代的二至三倍,属江南道。
唐朝景云二年(711年),设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
唐朝初年,设泉、建、丰三州,下辖10县,州数和县数均为隋代的二至三倍,属江南道。
唐朝景云二年(711年),设立闽州都督府,领有闽、建、泉、漳、潮五州。开元十三年(725年),闽州都督府改称福州都督府,隶属于江南东道,为福州名称出现之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为加强边防武装力量,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军使,与福州都督府并存,这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