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建筑布局各有什么特点(仰韶文化时期和原始时期一样吗)

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建筑布局各有什么特点(仰韶文化时期和原始时期一样吗)

更新时间:2024-04-18 11:48:20

仰韶文化时期和龙山文化时期建筑布局各有什么特点

答:一、仰韶文化时期的建筑布局特点

仰韶文化时期的聚落建筑的布局整齐有序,半坡聚落保存较完整,居住区在中心,外围绕一周大壕沟,沟外北部为墓葬区,东边设窑场。共揭露出40多座房屋遗迹,有一座大房子为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它几十座中小型房子面向大房子,形成半月形布局。

聚落房子朝向中心广场的统一布局,表明当时维系氏族团结的血缘纽带根深蒂固。这些与母系氏族社会组织的特征是相吻合的。也有学者认为,仰韶文化向人们展示了中国母系氏族制度衰落期到父系社会早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它主要是一个父系社会。

二、龙山文化时期的建筑布局特点

龙山文化的房屋建筑和仰韶文化的相居室相比,有很大改进和变化。氏族村落的布局同过去基本一样,住房和窑穴交错地分布在一起,公共基地设在居住区附近,但是过去居住区中心那种大型房屋没有了。这时多数房屋的面积有所缩小,大约是同父系氏族公社出现一夫一妻制有关。

有的遗址出现双室相连的房屋,有一个双室房屋,内室的中部有椭圆形凹入地下的小灶,外室北墙有一个较大的壁炉,壁炉附近还有几个小姓和窑穴,两室之间的通道很窄,只能容一人通过,门开在外室的南边。

这一时期的落葬也充分显示了父系氏族公社制下的各种社会关系,成年男女合葬墓已相当普遍。如甘肃临夏秦魏家一处墓地,有合葬基24座,其中成人合葬墓16座,都是男在右方仰身直肢,女在左方侧身屈肢,妇女的社会地位下降,男尊女卑的观念已经形成。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