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和众人相处时要平等博爱,亲近有仁德的人,效仿他们的言行。如有余下的时间精力,则应学习六艺及其他有益的学问。
《弟子规》总叙中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里面有七个科目,即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学文,前六项属于德育修养,后一项,即学文,属于智育修养。
弟子规是一本古代儒家教育经典,主要讲述了儒家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其中的“余力学文”一章,是讲述如何在学习之余,利用剩余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充分利用时间,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不浪费时间。第二,要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具体的内容包括:
1. 利用闲暇时间学习: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时间是可以用起来学习的,比如在路上、在等待的时间、在休息的时间等等。学生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进行阅读、背诵、练习等学习活动。
2. 注重细节:学生应该注重细节,比如在阅读时要认真理解每字、每一个词,不要草草了事;在背诵时要反练习,确保记忆深刻;在写作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等等。
3.多读好书:学生应多读好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好书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等等。
总之,“余力学文”这一章的核心思是:利用时间,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养。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和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