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最早由美国Michigan大学Victor.C.Li教授在1992年提出,配制单位体积的ECC,约50%的水泥可用粉煤灰、硅灰等工业废料取代。经纤维与活性掺合料有效复合,不仅强化了混凝土材料的各项关键性能,还大幅度地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和耐损伤能力。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住建部首批派往重灾区的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邓明科,被灾区满目疮痍的场景震惊了,决心研究一种新型抗震材料。经过十余年的研发,最终研发出高延性混凝土。
高延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最早由美国Michigan大学Victor.C.Li教授在1992年提出,配制单位体积的ECC,约50%的水泥可用粉煤灰、硅灰等工业废料取代。经纤维与活性掺合料有效复合,不仅强化了混凝土材料的各项关键性能,还大幅度地提高了结构的耐久性和耐损伤能力。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作为住建部首批派往重灾区的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之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邓明科,被灾区满目疮痍的场景震惊了,决心研究一种新型抗震材料。经过十余年的研发,最终研发出高延性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