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未知数的取值分别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
具体验算过程:
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的左边等于多少,再代入右边,看左边的值是否等于右边的值,以此判断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例如:4.6x=23解:x=23÷4.6 x=5 检验: 把×=5代入方程得: 左边=4.6×5 =23=右边。所以,x=5是原方程的解。
方程的检验方法是统一的
方程的检验过程:
把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左边等于多少,是否等于右边,判断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通过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还可组成方程组求解多个未知数。
在数学中,一个方程是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变量的等式的语句。 求解等式包括确定变量的哪些值使得等式成立。 变量也称为未知数,并且满足相等性的未知数的值称为等式的解。
解方程需要根据以下步骤:
1、去分母,这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首要步骤,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首先要去分母,当然如果方程中没有分母,省去此步骤。
2、去括号,去除分母之后,就该完成括号的去除了,如果有分母,先去分母再去除括号,没有括号的话可以省去此步骤。
3、移项,每个一元一次方程都会有的一步,就是把同类项的数据移动到同一边,把未知数移动到等号的左边。
4、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临门一脚,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合并同类项的时候要遵循合并同类项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