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暴自弃(拼音:zì bào zì q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离娄上》。[1]
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5]
中文名
自暴自弃
拼音
zì bào zì qì
近义词
妄自菲薄、自惭形秽
反义词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出处
《孟子·离娄上》

自暴自弃(拼音:zì bào zì qì)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离娄上》。[1]
自暴自弃(暴:糟蹋、损害;弃:鄙弃)指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联合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5]
中文名
自暴自弃
拼音
zì bào zì qì
近义词
妄自菲薄、自惭形秽
反义词
妄自尊大、自高自大
出处
《孟子·离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