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56年的丁良生是宝鸡岐山人,国家一级演员,1974年从艺,至今已有40多年。他凭借一副好嗓子,从县城唱到了省城,名冠三秦,享誉西北。他擅长唱工戏,高低自如,唱腔隽永,吐字清晰,扮相清俊。是秦腔舞台上难得的须生人才,被称为当代秦腔须生之首。
因嗓音好 被选进岐山剧团
丁良生从小喜欢唱歌,初中毕业后,他在村里的人民公社当起了广播员。有一天,岐山县剧团到村上招生,丁良生的老师推荐了他,县剧团的招生老师们让他唱了一首歌,一曲唱罢,在场的老师们都夸奖唱得好,并让他等通知。1974年10月,年仅18岁的丁良生进入了岐山县剧团,从此正式开始了他的戏曲人生。
不经三冬两夏,哪会唱念做打?因之前没有唱过戏,进入剧团后,练功、练唱和排练,年少的丁良生总比别人用功许多。“我想既然进来了,就要练出名堂来。”丁良生说,进入剧团后,他就沉下心来扎实练功。单是腿功就有压、搬、踢等各种训练,一天练下来腿就疼得受不了,连着3个月,丁良生的腿肿的连上楼都困难。
一场戏连演数月 他在演艺圈中崭露头角
丁良生至今记得,1979年,岐山县剧团排了一本革命历史剧《八一风暴》,经过反复研究,剧团决定让他演贺龙。刚接上这个角色时,他劲头很大,想着一定要把这个重要角色演好。拿到脚本后,丁良生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记住了所有的台词。经过导演的指导,以及在排练场的反复排练,最终在登台演出的时候,反响特别好,岐山剧团因此一炮打响,丁良生也在名角辈出的剧团里崭露头角。
“这部戏里面用了一些传统的唱腔和板式。”丁良生说,有观众看后反馈说,看完这场戏,就像吃了一碗臊子面,特别舒服、特别美。当年年底,这场戏在市区的宝鸡剧院演出,连演40多天,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之后,又到姜城堡的姜城剧院和兰州各演了一个月,岐山剧团的名号一下子打了出去。
这场戏的成功演出,让丁良生增加了更多的自信,秦腔的博大精深,让他越学越有味。
演过《铡美案》后 便和须生结缘
1980年,丁良生开始排练《三滴血》《宝莲灯》等传统戏,传统戏需要“提袍甩袖亮鞋底”的表演形式,需要练更多技巧。另外,须生还需要练帽翅、胡子,这些都是丁良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演技,1983年,他拜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秦腔团的名家贠宗汉为师。
“练功确实是一件艰苦、痛苦的事。”丁良生说,当时排练《铡美案》时,他扮演的是韩琦,演韩琦需要戴胡子,为了练甩胡子,他每天戴着胡子甩来甩去的练功,嘴唇被铁丝磨破且流血,并肿了起来。“练帽翅也是很考验人耐力的,我感觉都把我练成了严重的颈椎病。”丁良生笑着说,自从演过韩琦后,他就再也没演过小生,一直演须生。
周礼文化 对我演戏影响很大
1994年,丁良生进入西安五一剧团工作,在古城文化的浸润下,他不断实现着他的戏曲梦。从艺40多年来,丁良生获得的各类奖状和证书装了一大纸箱。
无论到哪里,丁良生都没有忘记周礼文化,他说秦腔和周礼文化是分不开的。他在演《赵氏孤儿》里面的程婴时,就在琢磨和研究程婴,他认为程婴这个人就是“忠、义”。“这个角色就能代表周礼文化,他只是相府的一名仆人,能把自己的娃舍弃,这种舍生取义、救孤之壮举,世人赞扬,所以说周礼文化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在戏曲里面体现的。”丁良生说,因为从小长在岐山,这里浓厚的周礼文化一直影响着他,让他能够迅速理解角色中的人物,并演绎出来。
秦腔就是秦人的魂 应该先原本的继承下来再发展
在丁良生看来,秦腔就是秦人的情感符号,秦腔最能表达秦人灵魂的渴望和震颤,秦人终究离不开秦声秦韵。
秦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怎样传承?丁良生也一直在琢磨,他认为秦腔就是秦人的魂,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有一个长的计划,短的安排。应先把老前辈们该继承和发扬的东西,先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再去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承不断。
采访中,丁良生也给宝鸡文化产业发展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他看来,宝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名人名事以及名胜古迹也不少,所以在文化旅游这块,宝鸡大有可为。“宝鸡应该打造一个真正属于宝鸡的文化名片,让外地人一提到宝鸡就想起这个文化名片,来宝鸡,就要去看这个名片。”丁良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