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知父莫若子什么意思(知子莫若母莫子指什么意思)

知父莫若子什么意思(知子莫若母莫子指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4-09-12 15:26:20

知父莫若子什么意思

莫:没有。若:像。最了解儿子的是父亲

词目 知子莫若父

发音 zhī zǐ mò ruò fù

释义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出处 《管子·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用 法 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指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

典故

春秋时,越国宰相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被楚国判了死刑,决定秋后处决,范蠡闻讯,急忙准备了千两黄金和一封书信,叫小儿子到楚国请他的结拜兄长——楚国宰相帮忙。

大儿子听到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就问父亲这么重要的事,为什么不让他去。范蠡对他说:"如果派你去,你二弟必死疑;只须小弟去了才能救活你二弟。"大儿子一听更不服气了:"同样有礼物,有书信,为什么我就办不成?"范蠡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去,临行嘱咐他无论事情能否办成,礼物千万都不要带回来。长子刚一起身,范蠡就叫小儿子买了一口棺材,随后到楚国去接他二哥的尸体回来。

范蠡的长子到楚国后,急忙拜见了宰相,呈上了礼物和书信。第二天,宰相便以楚国将有天灾为借口,上奏楚王释放在押的死囚,以免除灾难。楚王听后便下旨大赦天下。范蠡的大儿子听说弟弟已经获释,心想:何必白白丢掉这千两黄金,便又回到宰相那里取回千两黄金。楚国宰相非常恼怒,于是又对楚王说:"大王大赦天下,本为消灾,岂料有人说我受了范蠡的贿赂,为了范蠡的儿子才提议大赦。如果放了他民愤难平。"楚王听了,就下令斩了范蠡的儿子,等到人头落地的时候,范蠡小儿子运的棺材正好赶到。

范蠡为何能料事如神呢?原来,他的长子是在贫困时期出生的。从小历尽艰辛,深知钱财得来不易,而小儿子却是他发达后出生的,向来挥金如土,对千两黄金根本就不放在心上。所以他知道大儿子一定办不成这件事。

意思最了解父亲的就是儿子。

“知”,读音为zhī,zhì,最早见于金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知”的基本含义为晓得,明了,如知道;引申含义为使知道,如通知。

在日常使用中,“知”也常做动词,表示主持;管理,如知更。

“知”,最初见于金文时代,会意字,从失、从口,以对熟识的事物像箭似的脱口而出,表示懂得、知道,失兼表声。后来“知”逐渐发现于说文小篆中,楷书体的“知”都从秦系简牍演变而来。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