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名教培行业的老师,我接触过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的看法是学生厌学,做作业慢主要是因为学习跟不上,学不会,因为学不会才厌学,因为学不会做作业才慢,大部分都不会怎么能做快,说到底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主要是学生从小学开始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责任在于家长没监督辅导到位,没给孩子培养。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于长久的坚持,特别在孩子上了高年级之后,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想要改变很难。
在孩子上了高年级尤其是初中之后,不要过度责怪孩子,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不是一下就可以改变的,孩子有心想学习但是学不会,上课听不懂还要坚持做一节课也是很累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小孩上课走神、睡觉,既然听不明白肯定要做点别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鼓励,很多学习不好的小孩都没有自信,在家里家长批评,在学校老师批评,干啥都得挨批评,看脸色,这样的日子不好过啊。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己不会想到他应该怎么办,毕竟还是个孩子,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计划和目标,这个过程必须有人监督辅导,如果自己可以辅导就自己辅导,如果辅导不了就找辅导老师,从基础学起,哪里不会学哪里,慢慢来,如果之前考40分,可以制定一个近期考50分、60分的目标,慢慢进步,在进步的过程中孩子会慢慢找回自信,等达到这个目标之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慢慢的孩子就会喜欢学习,学习成绩也会大幅度提升。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爱学习并不是没有办法,而是没有找到合适孩子学习的方法。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给孩子设定短期目标,让其逐一完成。完成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监督。在完成短期目标之后,要及时给予孩子表扬与鼓励。让其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并明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乐趣。其次,目标的设定也需要一个逐渐扩大细化的过程。在孩子攻克了近期目标之后,就要逐渐设定中长期目标。并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时间的检验。当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鼓励和表扬之后,他就会觉得学习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最后,教师与家长在参与学生学习中不要过于苛刻。学生小小的进步都不能忽略。在陪伴一段时间后,把监督频率放慢。但不能停止。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有了,良好的习惯养成了,学习的动力自然就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