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有眼不识泰山出自哪里(有眼不识泰山典故出自哪里)

有眼不识泰山出自哪里(有眼不识泰山典故出自哪里)

更新时间:2024-09-18 04:40:57

有眼不识泰山出自哪里

有眼不识泰山

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

成语解释 泰山:我国的名山;在山东省境内。有眼睛;却不认得地位很高或本领很大的著名人物。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用于自谦的客套话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出自鲁班之口,这句话里的泰山是个人名,在这里有一个传说,我简单的说说这个传说,了解一下这句话的来历。

传说早年间,泰山脚下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先后育有两子都不幸夭折,后经过算命先生的指点,终于有了一个健康聪明的儿子,取名“泰山”。孩子10来岁时,鲁班来泰安做活,正巧住在“泰山”家,父母为了孩子生计,让“泰山”拜鲁班为师。

“泰山”跟随鲁班四处做活学艺,鲁班认为孩子还小,就让“泰山”回家了。“泰山”回家后帮着父母做着农活,也自己学着雕刻树根。又过了几年,鲁班再次来到泰安,在岱宗坊附近发现了许多精美的根雕,赞赏不已。

后来得知是被自己赶走的“泰山”所雕刻,忍不住说了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