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定势,也被称为太极拳基本功或太极拳起势,是太极拳练习的起始动作。在太极拳中,定势是一种静态的姿势,用于磨炼身体、调养气息、提高专注力和内观能力。它是太极拳练习的基础,也是其他太极拳动作和套路的基础。
太极拳定势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1. 起势:太极拳的起势姿势并不固定,不同的太极拳流派和教学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起势可以是双脚并拢或分开,双手下垂或抱球等姿势,用于平衡身体、调整呼吸和集中注意力。
2. 身法:太极拳定势中,身体的姿势和站立方式非常重要。通常要求保持身体挺直,保持头顶向上、胸部松散、肩膀放松、腰部稍微下沉、骨盆放松等。
3. 手势:太极拳的手势通常是开合、抱球、托手等动作,用于练习手部的柔软与灵活,并起到调节气息和内观的作用。
4. 内观:太极拳定势练习中,内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集中注意力,体察身体各部位的感受、呼吸、能量流动等,以提高对自身状态的觉察和调整。
太极拳定势是太极拳练习的基础,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领悟,可以帮助修炼者培养太极拳特有的身心协调、柔韧性、内力和平衡感,并为后续的太极拳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太极拳定势是太极拳中的一种重要的练功方法,也称为“太极十三势”或“太极八法”。它包括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这十三种基本姿势。这些姿势不仅包含了太极拳中的基本动作和身法,还体现了太极拳的哲学思想,如阴阳、虚实、动静等。
太极拳定势的练习可以帮助练习者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身法,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在练习定势时,练习者需要将意念集中于身体的姿势和动作,以及呼吸和内心的平静,这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内功和修养。
其中,“掤”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基本姿势,用来引导和化发对方的攻击。通过掤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掤劲和化劲,提高身体的防御和反击能力。
“捋”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向后引化的动作,用来引导和化解对方的攻击。通过捋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
“挤”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向前推进的动作,用来攻击对方。通过挤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挤劲和推劲,提高身体的进攻能力。
“按”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向下按捺的动作,用来控制对方的动作。通过按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按劲和控劲,提高身体的控制能力。
“采”是太极拳中的一种抓取动作,用来抓住对方的弱点或破绽。通过采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抓劲和敏锐度,提高身体的反应能力。
“挒”是太极拳中的一种旋转动作,用来化解对方的攻击并反击对方。通过挒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旋转力量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的反击能力。
“肘”是太极拳中的一种近身攻击动作,用来攻击对方的身体或关节。通过肘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肘劲和攻击力,提高身体的近身作战能力。
“靠”是太极拳中的一种冲击动作,用来攻击对方的力量或身体。通过靠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靠劲和爆发力,提高身体的冲击能力。
“进”、“退”是太极拳中的两种移动方式,用来调整双方的距离和位置。通过进退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灵活性和移动能力。
“顾”、“盼”是太极拳中的两种观察方式,用来观察对方的位置和动向。通过顾盼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感觉和观察能力,提高身体的反应能力。
“定”是太极拳中的一种稳定状态,用来保持自身的平衡和稳定。通过定的练习,可以培养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总之,太极拳定势是一种重要的练功方法,通过对其中的基本姿势和动作的反复练习和修炼,可以帮助练习者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内功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