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国画中的印章有什么讲究(国画落款与印章有何讲究)

国画中的印章有什么讲究(国画落款与印章有何讲究)

更新时间:2024-10-08 05:55:49

国画中的印章有什么讲究

1.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3.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5.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6.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7.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8. 蓋二印,上朱文,下白文,不可匹配;上朱文,下朱文,不可匹配;上白文,下白文,不可匹配。而只有上白下朱可匹配。

9.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0.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否则,就失敬了。

11.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2.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3.普通印泥,不适用于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4.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5.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16.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17.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18.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19.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印与边距离约1.5公分为适中。

20.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21.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22.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23.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24.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25.用印宁少勿多,宁单勿双;印泥的使用宁古勿媚,主张用仿古色,次之朱砂,最次大红,这样会提高作品的格调。

26.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27.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28.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29.储藏印泥宜用瓷缸,晶玉亦可,最忌紫砂煨瓷,因其能吸取油分,易使印泥干燥。又铜锡银漆器犀象及石制者,皆不相宜。

30.每隔十日或半月,以骨签翻调一次,因砂体下沉,油性浮上,故須常調使之勻和也。

31.图章盖印泥时,手势宜轻,轻拍印面所粘之朱已均勻,乃盖于纸上,须将印持正按下,切勿动搖,纸下宜垫以薄书一本。

32.图章宜随用随揩,以免积垢,而影响色泽。

盖图章,是完成一幅画的最后一道工序。我国传统习惯常用盖图章来表示明守信约与郑重负责。画上铃印,除了表示这种作品为某人所画的标志以外,还具有审美价值。在白底的纸上,黑色的画迹中,盖上一方深红色的精美印章,能够使画面相映生辉。所以中国画家常拥有各种印章。让它们在画面上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常用印章有:

  1.名号章。一般用两方配合使用,是画面上必不可少的。一方刻姓名,一方刻字号;或一方刻姓,一方刻名字。一方刻朱文,一方刻白文。用时,朱文红色轻,用在上边;白文红重,放在下边。印章大小约等于题字,或略小于题字。盖章的位置,如署名下空白多,就盖在下边,如署名下空白少,可盖在字迹左右。两方章的距离,约等于一至二个图章的位置,不可拉得太开,或挤得太拢。

 2.压角章,亦称画角章。可根据画面需要,用在画的左下或右下角。压角章比名号章大,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朱白文不论。内容可以是格言、警句,统称闲章,如“师造化”、“得山水趣”、“江山如此多娇”等。也可以用斋馆名,称为斋馆章,如文征明的“真赏斋”、石涛的“大涤草堂”等。

  3.引首章。多为长方形,也有作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根据画面的需要,用于题款开头二三字的右侧,故称引首。内容与压角章相似。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