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维修大全>综合>

故宫里的神兽(故宫里的大神兽图片)

故宫里的神兽(故宫里的大神兽图片)

更新时间:2024-09-20 14:31:25

故宫里的神兽

故宫是很多人都喜欢去旅游的景点,是明清时期的皇家重地,自然会有一些很神圣神秘的地方,今天要说的是故宫里的那些神兽,一起来看看你认不认识吧!

故宫里龙可以说是遍布整个皇宫了!故宫中的龙,不仅飞腾于崇高庄严的殿堂之上,在皇家的各处生活环境中,自服饰、家具、钟表、文房用具、杯盘器皿乃至仪仗兵甲等等各类器物,到处都舞动着各式的龙纹。

我国古代历来以龙象征皇帝,凤象征皇后,习惯的设置是龙居中间,凤靠边侧。

狮子是很常见的一种装饰物,很多的官府都有石狮子镇宅,而故宫狮是皇家守卫门户确保皇宫安宁的瑞兽,因为狮子是兽中之王,它体态壮硕雄健、威锰无比、气势非常。

海马

海马是忠勇之兽,入海入渊,逢凶化吉

天马

在中国的神话形象中,天马是奔腾的骏马,无角无双翼。为表现其“天马”的不同,常与马下方绘制云朵,体现天马可以腾云驾雾。

狎鱼

龙生九子排行第八,许多被运用于古代中国建筑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

狻猊

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佛教佛像,瓷器香炉上。

獬豸

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通常长一角。

斗牛

它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吉祥物。立于殿脊之上喻镇邪、互宅。

行什

行什是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所用装饰物。在中国古建筑的岔脊上,都装饰有一些小兽,一共有十个,其中最后一个就是行什。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

故宫十二神兽分别叫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

太和殿正脊两端大吻由13块琉璃构件拼接组成,高3.4米,重约43吨,表面饰以龙纹,又称龙吻。檐宇四角安有仙人走兽,走兽又称小兽,一般古建筑多用奇数,至多不过9个,而太和殿却安放了10个,为古建筑琉璃装饰的孤例。太和殿檐角的走兽依次排列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东方三大殿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上承重檐庑殿顶,下坐3层汉白玉台阶,采用金龙和玺彩画,屋顶仙人走兽多达11件,开间11间,均采用最高形制。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原件在袁世凯称帝时被换下,已佚。

更多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