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的适应性
产业发展要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产业发展离不开当地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条件,而当地资源和环境条件也往往是产业及其企业、产品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只有适宜地域生态环境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优势的产业结构才具有较强的生存力、拓展力与竞争力。
(二)产业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其物种、组织和遗传的多样性。参照生态系统,产业生态多样性也有益于产业生态,因为它极大提高了产业系统的稳定性。
产业的多样性既表示了产业系统中参与者的多样性,又代表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多样性, 消费品结构与投入品供应的多样性也是产业系统中多样性的体现。因此,通过一定努力,产业投入与产出的多样性可以提高。
(三)环保产业的规模
环保产业是指那些保护自然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以减少环境负担为目标而从事的设施设备生产、技术和服务的产业部门,包括污染处理设备、检测仪器等硬件设施以及废物管理、工程设计与咨询等。环保产业减少了环境的负外部性,降低了资源消耗,尤其是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在减少生产负外部性的同时,通过提高资源效率和物质能量的循环使用增加了生产的内部经济性。环保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直接反映了产业的生态经济效率和环境外部性问题。
绿色理念、循环理念、低碳理念为生态产业化的三大理念。
良好生态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