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很熟悉二月兰,早春时节,东郊的二月兰成片盛开,紫色的花海吸引着很多人流连忘返。美丽的它,还有一个名字——紫金草,这小小的花朵,承载着惨痛的记忆和对和平的祈愿。
“紫金草”的由来
二月兰原为南京东郊普遍生长的一种野花,1939年春天,侵华日军卫生材料厂厂长山口诚太郎在南京期间,目睹了侵略战争给南京城、南京人造成的创伤,临走时在紫金山下采集了二月兰花种,带回日本,并起名“紫金草”。
山口诚太郎怀着对战争的反省与对和平的祈愿,与家人及邻居几十年来致力于普及此花,现在,紫金草已经在日本很多地方生长、开花……后来,大门高子将这个故事改编成合唱组曲《紫金草的故事》,并成立了紫金草合唱团,吸引了1000多名爱好和平人士参与。
紫金草合唱团经常在日本东京、京都等地演唱。2001年,紫金草合唱团首次来南京演出,至今已经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泰州、纽约等地演出1000多场。从2014年第一个国家公祭日开始,紫金草合唱团每年都会派团员来南京参加公祭活动。
二月兰的传说这个传说是关于二月兰另一个名字的——诸葛菜。诸葛“卧龙”,受托孤重任,力辅后主,出兵伐魏。相传诸葛亮当上了刘备的军事中侍郎,总管军粮和赋税。
因为刘备有千军万马,对粮草的需求量比较大,百姓的负担也比较重。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人心惶惶。又一次诸葛亮出巡暗访,见到一种野菜,称为“蔓菁”,从老农口中得知此菜浑身是宝,叶子和茎都能吃,吃剩的可制成腌菜,青黄不接时,这菜可成为当家菜。
诸葛亮对这种菜很感兴趣,他向老农问了种植“蔓菁”的方法,便下令将士们在军中广泛种植,一方面可以补充军粮,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经济实惠,一举两得。从此之后,军粮充足,百姓的压力也缓解不少。诸葛亮种的菜,后世就叫它诸葛菜。